蘇棠打算在兔兒山這兒搞個動物園,一直苦于沒有會飼養大型動物的人專業人士,使得這計劃不得不擱淺下來。
有周春曉的加入,似乎可以試著推進一下這個計劃。
對于“無家可歸”的周春曉,蘇棠便在宿舍那邊,給她安排了一間屋子,暫時先居住在這里,日后有她大展身手的時候。
翌日,一早,第一批幾千張報紙印刷完畢,送往了長安城內的各大書局。
于是乎,前往書局消費的客人,便會聽見伙計宣傳。
“來一份報紙嗎?其上不僅有長安城內最新的實時消息,還有大家寫的優美文章。”
“是嗎,先來一份瞧瞧?”
客人將報紙拿在手中一看,首先便被其上的知音體標題給吸引了,正準備讀一讀后面的文章時。
伙計將報紙收了回去:“客人,怎么樣,要來一份嗎?”
“你這報紙什么價格?”
“不貴,一份只要一文錢,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一文錢!”
客人震驚不易,方才他已經大概的將報紙給瀏覽了一遍。
其上的字很小,比小拇指的指甲蓋還要小上一點,但其上的內容,可能不必一本薄書少。
這簡直就相當于是花上個一文錢,買了一本書呀,太劃算了。
不僅是這位客人這樣的想,那些到了書局,知曉了報紙售價的客人,大部分都愿意花上一個銅板,買上個一份報紙。
就算是上面的文章沒有意思也無妨,就當上是買了一張紙,回去用來練練字也是不錯的。
火爆的銷售,導致第一批印刷的三千份報紙,過了晌午沒多久,便銷售一空了。
第一期報紙的發行,在其中收錄了幾篇挑選出來的文章。
文章的作者,順利的領取到了他們的稿費。
書生的圈子并不是特別的大,而且能夠被收錄在第一期報紙中的文章,定是有過人之處的,做文章的人學識都很高,已不是無名之輩!認識或者聽說過他們的人本來就不少。
在他們的宣揚之下,那些原本以為是要“騙稿”的書生,現在相信了,只要自己的文章寫的好,便一定能夠有錢賺,紛紛開始投稿文章。
與之同時,不少的人看見了報紙上的招聘啟事,紛紛到了兔兒山表示想要應聘。
而應聘的第一個要求,便是提供一則有效的新聞。
人多力量大,短短一日,便收集到了許多長安城內的趣聞。
但普通的百姓,終究只能接觸到坊間的雞毛蒜皮瑣事。
蘇棠其實更想報到的是那些達官貴人的秘聞。
知曉這些事兒的人并不差錢,定不會主動到報社來投稿的。
不過蘇棠有辦法,這人,即使不為錢所動,但總有自己的需要的利。
用不了多久,便會主動到報社去應聘了。
過了小半月,報社的事情漸漸的走上了正軌,知曉報紙的百姓越來越多,在售賣上,也不僅僅是局限于書局了。
畢竟長安城很大,而書局卻不是每個坊都有。
于是,長安城內的大街小巷,時不時的便能夠看見一些小孩,背著斜挎包,其內裝著報紙,他們的手中也拿著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