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六少爺的子孫根被割了,聽風自然要告知小丫鬟,讓她安心,更是消消他心頭的火氣。因為他是老爺的心腹,這心里的暢快,也只能跟自己的小未婚妻說了。
只是這消息是不能亂傳的,小丫鬟自然也是知道事情利害關系的,再怎樣,她只能裝作不知,否則,遭殃的就是聽風了。
桂嬤嬤心下七上八下的,自是沒有看出小丫鬟的心虛。六少爺是老爺夫人的幺兒,更是夫人的命根子,桂嬤嬤正思量著要如何稟報夫人。
桂嬤嬤腳下打晃的來到夫人身邊,“咚”的一聲,跪坐了下去。
夫人本就皺著的柳葉眉皺的更緊了,桂嬤嬤撫了撫胸口,湊近婦人的耳邊,輕聲耳語了幾句,就看到貴婦人雙眼圓瞪,然后“咚”的一聲,昏了過去。
大殿里的人仰馬翻,葉宇楓并不知道,眼下他正抱著小丫頭往藏書閣而去。
閑暇的日子過的很快,在靈隱寺住滿七天之后,葉宗楠帶著一家離開了。
臨走之前,葉家又捐了二十兩的香油錢。二十兩,在動輒幾百兩、甚至上千兩的大戶人家眼里,估計不值一提,但卻是葉家的大半身家。
他們家最初的家底是賣人參剩下得的五十兩銀子,賣鹿的五十兩,加上葉老太太給的十兩,一共是一百一十兩。
還欠著村長買宅子的三十兩,除去這三十兩,從鎮子上買米面油糧、出行必備,還有這一路上的花銷,零零散散花了約有二十兩。
他們的家底還有六十兩,當時想著多留點贖回大兒子的銀子,宋清月捐了十兩的香油錢,他們還剩余五十兩銀子,外加一些銅板。
這七天的食宿、焚香、齋戒,抄寫經書購買的筆墨紙硯,眼下手里還剩余三十三兩銀子。
葉宗楠說,“他們一家與佛有緣,也承蒙佛祖庇佑,多捐些香油錢也是應該的。銀子花完了,還可以再賺,”但兒子、閨女都是他的命。
能沒緣分嗎?女兒得高僧批命,兒子被高僧所救,再加上大兒子拿回賣身契,沒花費一錢的銀子,否則的話,按照賣身契上轉賣的價格,一百兩銀子的十倍,可就是一千兩啊。
葉宗楠真不敢想象,他猴年馬月才能湊齊贖回大兒子的銀子。
說來說去,還是佛祖保佑。這也是葉宗楠愿意將大多數銀子花在寺廟里的原因之一,實際上,算下來,葉家在靈隱寺已經花了不少的銀子了。
葉宗楠留下十三兩銀子作為路費。他有打獵的手藝,也能做些木匠活,之前欠下兄弟們的債,總能還的上,也能養活了妻兒。
葉家一家子五口收拾了東西,架著驢車來到了靈州城。
對于靈州城,葉宇楓一點也不陌生,不說前世他來過多次,就是今生,他也來過好幾次了。當然,都是夜里來的,還是翻城墻而入的。
除了葉宇楓,其他四口,對于靈州城是滿懷激動的,巍峨的城門,古樸的城墻,比他們那只有一個小城門的小縣城壯觀了太多。至于他們那的鎮子,沒得比,因為鎮子是沒有城墻,也沒有城門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