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算來算去,發現以葉家目前的狀況,好像也能供得起三個孩子。因為重頭是葉宗仲,一年在十兩銀子左右,而兩個小的,比之要少的多。
葉家有十三畝地,這十三畝地,有山地,有良田,也有水田。各種作物均可以種植,麥子、苞米、稻子、豆子等。
種的比較雜,算個平均數,假設全部種成稻子。
按照時下一畝地的均產是兩石半,一年就有三十二石半,也就是三百二十五斗。繳稅收十三斗,還剩下三百一十二斗。
按照當下的糧價,一兩銀子兩石大米。這三百一十二斗的大米可賣價十五兩六錢銀子。
就算種的不全是稻子,這收入也在十五兩上下,這僅是地里的收入。
葉老爺子帶著大兒子做木匠活,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這爺倆至少能干個兩百天。每天的收入在四十到五十文不止。
十里八村的,有點家里扣點,給的就少。有的實誠,就給的多點,就算銀錢上少了,可以從別的地方補上,比如吃食,比如器皿等。
按照爺倆平均一天四十五文算,兩百天,可得九兩銀子。
這些收入,還不算家里婦人的一些手工收入,比如做的鞋子、編的籃子背簍、繡的荷包帕子等。
其實,無論是地里的產出,還是葉老爺子和葉老大的收入,都不是葉家的主要收入來源。而葉安寧之所以算來算去,支撐葉家三個孩子讀書的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是葉宗楠打獵的收入。這也是最不穩定的收入。
好似葉家的銀錢不夠了,葉宗楠進山就能弄點銀子補貼。
想到這里,葉安寧就氣恨不已。她爹之前真是太純孝了,他賺了大頭,自己的孩子不讓讀書。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去讀書,不僅要替葉老大服徭役,還得自己出銀子。
她爹啥時候這么傻了呢?
事實上,葉宗楠對父母兄弟的親情有期待是一回事,還有就是葉宇楓不是他親生的。
他可以將葉宇楓認作自己的親生兒子,但葉家其他人不認可。所以,想要讓葉宇楓有機會讀書,他自然要多付出一些。
可事實是,他退讓的越多,別人要求的越多,還無止境。
從之前賣梅花鹿的收入就可以看出,只要打著好家伙,幾十兩的銀子,一下子就到手了。當然,這是在葉老爺子看來,容易的很。
事實上,打獵來錢快,但也是拿命在搏。
云霧山的外圍,比如沒什么危險的小云山,野雞野兔子啥的,真的不多。還因為村里人時常上小云山,小路都踏出了好幾條,所以這小云山里的野雞和野兔子也精明,難抓的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