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忙的緊,哪能浪費一天的時間去鎮上?昨夜下雨,這是老天讓他們休息一天呢。
其實,路上也挺泥濘的,鄉間土路,真心不好走。只是,今個兒正是今年的第一個會,不能錯過。這下了大雨,既不能下地,又不能上山,那么路上這點泥濘的困難,農家人很快就克服了。
背上背簍,打著赤腳,再泥濘的路也不怕。
有牛車的,將車轅子綁上一層寬寬厚厚的雜草,也是能成行的。葉安寧家的驢車也是如此做的。
村里人的牛車上,坐的都是婦人和孩子,至于男人們,打著赤腳走就是了。
實際上,打算賣東西又要步行到鎮上的人早就已經走了,畢竟要去鎮上很花時間的,這個時候才走過去,是趕不上早市的。
這個時候才出發的村民,要么是想坐牛車,要么是沒什么的要緊東西要買賣的。
雖然村里有好幾輛牛車,但今個兒去鎮上的人實在是多,牛車上坐的滿滿當當的,還有不少人沒上去。
當大家看到葉宇楓趕著驢車過來的時候,好多人都欣喜了一下。別家牛車,帶人去鎮上,每個大人都會收三文錢,小孩一文。
逢會的時候,因為人多,要漲價的。大人五文,小孩兩文。畢竟到了鎮上,存放牛車也是要花費銅板的。
葉宗楠家的驢車,還從未干過這活計。眾人都認為,按照往日里葉老三大方的做派,肯定是不會收大家這幾文錢的。
而且,葉老三家的驢車,還有車廂,大太陽下的,也曬不著,還是坐這驢車的舒服啊。
可惜,當幾個婦人拉扯著孩子火急火燎的擠到葉宗楠家驢車前的時候,傻眼了。
本就不大的車廂內,葉宗楠自仰八叉的一躺,大半個車廂占沒了。另外一邊坐著宋清月帶著兩個小娃子,再加上堆放著的兩個大背簍,三個字:沒空了!
“我說葉老三,你這腿還沒好,你不在家歇著,去鎮上干啥去?”其他人看車廂內沒空就都離開了,偏偏趙春花沒走,扶著車廂門,有些不滿的看著躺在車廂里的葉宗楠問道。
葉宗楠心說:就算我下去步行,也不會讓你上驢車的。實在是趙春花太胖了,一個頂仨的那種。
不是他歧視胖子,而是他心疼他家毛驢。
宋清月臉色不是很好的回答了:“就是因為孩他爹的腿還沒好,這不才去鎮上的嘛。孩他爹幸運,遇到了神醫,他開的方子,有幾味藥材只有鎮上才有,這不順便也讓醫館里大夫給瞧瞧,這段時間吃的藥起效了沒啊。”
對于趙春花,宋清月是不喜的,實在是這人舌頭長的很,就愛說人八卦,平時不躲著點都不行。以前,她可沒少被趙春花說叨,當然,估計村里也沒人沒被趙春花說叨過。
“這樣啊,那讓兩個小的,坐前頭來,我進去擠擠。這去鎮上的路老遠了,帶我一程。”
“哎,這哪行?!”宋清月傻眼了,看到他們一家人都在了,趙春花竟然還要擠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