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宗這一房呢?不是葉宗不想賣,而是李來娣不愿意。
李來娣覺著將自家好不容易從山上弄回來的山貨,賣給葉老三之后,不僅讓葉老三賺了大筆的銀子,還讓他有東西去討好貴人。
李來娣是怎么想,怎么的憋屈,她就就覺著葉老三得的這些好處,都是從他們這些人身上扒下去的。
這么個扭曲的想法,李來娣沒法說給她那憨貨男人聽,只能在心里暗恨發狠。
至于糊弄她男人不將山貨賣給葉宗楠的借口,李來娣是信口拈來。
“她三伯收的山貨的價格,可是比貨郎的高了。說不得就是今年的行情好,山貨的價格都漲了。
咱再等等看,等著挑貨郎再來收山貨的時候,就知道她三伯賺了多少銀子了。萬一,今年貨郎給的價格更高呢?現在就賣給她三伯,咱豈不是吃了大虧了?”
有這么個賣更高價格的強大理由在,葉宗訥訥的只反問了兩句沒人回答的問句:
“哪能呢?”
“這不能吧?”
然后就什么也沒說了,自然也是默認了不將剛收的山貨賣給葉宗楠,等著將來挑貨郎給他們出更高的價格。
事實上,在葉宗楠看不見的地方,大房還是有人將山貨已經賣到了他的手上。
就是大房的幾個丫頭,不過她們自己不敢上葉宗楠的家門,而是借用了中間人的手。
畢竟他們兩房已經是撕破了臉,還斷絕了關系的。
被大房的三個丫頭委托去葉宗楠家里賣山貨的人,不是別人,正是老宅人當中唯一賣山貨的人——葉有菊。
而這個買賣,還不是大房的三個丫頭找的葉有菊,而是葉有菊主動的拉攏的生意。
葉有菊可是無利不起早的人,她所圖謀的,不為別的,為的就是糧食和銀子。
活過一世的葉有菊,即便前世活的再怎么沒見過世面,做生意,中間商有抽成,她還是很清楚的,這是常識,跟她前世見沒見過世面沒關系。
所以,兩方人討價還價之后,葉有菊抽走了大房三姐妹三成的收入。雖然葉有菊對這個價格極為的不滿意,但大房的三個丫頭也不是傻的,不同意的話,大不了一拍兩散,她們等著挑貨郎來。
其實,這話說出來,也只是虛張聲勢而已。
因為她們委托葉有菊賣出去的東西,自然是她們偷偷攢下來的山貨。很多時候,都是她們在下山回家前,偷偷截留下來的。
這是家里大人不知道的隱性收入。
如果真要將東西改為賣給挑貨郎的話,到時候,家里大人肯定就知道了,這點兒私房銅板,也就攢不下來了。
葉有菊以一對三的和三個丫頭扯了半天的皮,最終定下了三成的收入。因為讓她退步的,還有另外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