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葉家老宅吃餃子,也就過年的時候,能分兩三個。還不全是白面的,二合面的,有時候甚至是三合面的。
而餃子餡,雖然過年村里有殺年豬,但剁餡的時候,葉老太太也舍不得放多少。所以,葉安寧記憶中的餃子,吃的不是味,而是形式。
不管教子好不好吃,吃過了,就是過年了。
當然,再不好吃的餃子,那也是比平日子的菜餅子好吃了太多,所以,孩子們還是很期待過年的餃子的。
這么看來,沒吃過多少餃子的葉安寧,看著她爹一口餃子,一口蒜泥,就感覺那樣吃很香,也很帶勁。
葉安寧試著這么吃的時候,開始感覺不咋好吃,可是看爹娘吃的香,葉安寧也就感覺很好吃了。
對于自己這一善變的行為,葉安寧沒啥好說的,只當是自己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強。
桑葚酒,宋清月很喜歡喝,而葉宗楠感覺淡了一些,喝了一點兒之后,就換成了小紅高粱酒。
葉安寧不想吃菜了,倒是吃了些油炸果子米。因為書上說,花生米的香味,可以去除大蒜味。
葉安寧一顆接著一顆,慢慢的咀嚼,嘴里的香氣,越來越濃。
帶著小鹽粒的油炸果子米,真的是香極了。
餃子吃飽了,桑葚酒也嘗過了,雖然只嘗了一點點兒,葉安然沒什么反應,還在吃碗里的菜,而葉安寧則已經小臉紅撲撲的,瞪著眼睛聽她爹和她娘說準備買荒地的事兒。
這個時候,大家才明白,為什么葉宗楠說要慶祝慶祝,他們家要置辦田產了,自然是要慶祝的。
雖然他們家買的是荒地,但誰說荒地不是地了?等他們家將荒地收拾出來,那也是好地兒。
然后,葉宗楠又跟宋清月說了建宅子、種植白蠟樹、養白蠟蟲的事兒。
一點點的細數,讓家里人心里有個數,同時葉宗楠也可以再次捋一捋以后的計劃。
如果不是打算過段時間就要去江南一趟,葉宗楠都想現在動工建宅子。
現在建宅子有個好處,房子的殼子建好了,貓冬的時候,窩在家里沒事兒,葉宗楠就可以趁著時間充足,搗鼓搗鼓房子里面,做些家具等的活計。
可是,因為江南之行,拖不得,建宅子的事兒,只能往后拖一拖了。
畢竟沒上凍前不將地基打了,房子也就只能等明年開春化了凍之后再弄了。
一家四口坐在一起,聽著葉宗楠短期的計劃,以及對未來的暢想,大家都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吃過晚飯,葉安寧和葉安然就被宋清月拎著去洗漱,而葉宗楠則是在灶房里收拾碗筷。
至于大紅加了糠的水,宋清月早在下午的時候就已經熱過了,當然,豬食已經糊完了,所以,宋清月還是很能干的。
葉宗楠只要將碗筷洗了,鍋刷了,就行了。身為農家漢子的葉宗楠,可沒有君子遠庖廚的觀念,只要他在家,都會幫著宋清月分擔家務,是個不可多得的好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