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國公徐家,那可是大夏響當當的世家,門閥清貴,根基深厚,此次徐家小姐被皇后選中,雖嘴上不敢說,但心里一定是不情愿的。
太子眼看事情朝自己預設的趨勢發展下去,樂得合不攏嘴,皇后不知不覺中為自己樹了一個潛在的敵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為自己下一步拉攏鎮國公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太子正洋洋自得的時候,突然冒出來個什么宋尚書的義女?
區區一個無足輕重的義女隨手可得,隨手可棄,根本無關緊要,對家族沒任何影響,太子頓時急了,“父皇,和親人選,必須出身顯貴,方能顯出我大夏對北燕的誠意,若出身低微,惹得北燕不快,豈非弄巧成拙?”
“太子言之有理。”
“太子所言極是。”
“還請皇上三思。”
……
畢竟是皇上親立的皇太子,在朝堂上響應者不少,他話音剛落,就響起一片喧囂的附和之聲。
這個宋尚書,也太賊精了,自己沒有女兒,就匆匆忙忙認個義女,然后毫無心理負擔地獻出來,若成了,那就是平白無故撿一天大便宜,就算沒成,他的毛遂自薦也大大討了皇上歡心,真是無本萬利,算盤打得噼里啪啦響。
若是連義女都可以作為和親公主,那自己府中那些庶女,早就一個個爭先恐后獻上來了,這等好事,豈能白白便宜別人?
面對朝堂上此起彼伏的聲討,宋尚書從容不迫,“臣這位義女不但有傾城之色,閉月羞花之貌,且見識過人,巾幗不讓須眉,臣懇請皇上宣其覲見。”
這么一說,皇上還真有些動了心,雖說義女身份不合適,但宋尚書的話句句說到了他的心坎上,先是以王昭君劉解憂為范,后是有傾城絕色。
雖是義女,但宋尚書顯然也是花了大心思的,這份用心,讓皇上很受用。
況且,和親公主,主動和被動差別太大了,被動的先天不足,將來到底能為朝廷做出多大貢獻尚未可知,但主動的必定會竭盡全力為朝廷謀福利,掙好處,對比之下,當然是主動的更具有吸引力。
太子見父皇眉宇間似有松動之意,心下大急,極力反對,“若是一個來歷不明的義女都可以作為和親人選,不但可能會觸怒北燕,還會讓天下人笑話我大夏無人,此舉實在不妥,還請父皇三思。”
皇上抬手制止,沉吟片刻,“就依宋愛卿所言,朕先見見你這個義女。”
恩國公瞬時臉色大變,宋尚書微微一笑,“臣謝主隆恩。”
一直置身事外的鎮國公完全沒想到事情居然會峰回路轉,驚喜來得太突然,他簡直不敢相信是真的,一直到散朝,他才徹底冷靜下來,快步追上宋尚書,“宋大人請留步。”
宋尚書停下腳步,“鎮國公有何指教?”
“不敢!”鎮國公心情十分復雜,事關次女的切身利益,他不得不謹慎行事,“敢問宋大人的義女是何人?”
宋尚書自然明白鎮國公心中所想,意味深長道:“鎮國公不必著急,很快就知道了。”
說完,他行了禮就大踏步離開,留下鎮國公立在原地發呆,若是此事成了,那就太好了。
恩國公憋了一肚子火,自然不會放過懟宋尚書的機會,在宮門口等著他,發出一聲輕哼,“我怎么不知道宋大人什么時候認了個義女?”
宋尚書自從對恩國公多次伸出的橄欖枝沒有明確表態之后,恩國公對他的態度就變了,不是冷嘲熱諷,就是陰陽怪氣,他都習慣了,平靜道:“國公爺日理萬機,對我府中之事知之甚少,也情有可原。”
恩國公聞言,眼神變得陰鷙起來,“區區一個義女,就想博得皇家公主封號,落得深明大義的美名,討得皇上歡心,宋大人,你是不是想得太天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