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清、通天兩人,分別鎮壓了一尊兇獸,并且在不斷磨滅,自虛空垂落的虛空雜念之后。
元始隨后也是如法炮制,將一尊兇獸鎮壓,以盤古幡所發混沌劍氣,將其完全斬滅,只余最核心的虛幻大道,以及其中的兇獸虛影。
緊接著,眼見自己三人的方法可行,三清三人便是揮一揮手,收起各自法陣、法寶,身形化作一道清光消散,向著昆侖而去。
而在元始三人降臨昆侖山之后,立即就是各自回歸道場,選出一片區域,作為鎮壓兇獸場所。
“玉虛弟子聽令,爾等下山捕捉兇獸,壓回昆侖...”
“太清弟子聽令,爾等下山捕捉兇獸,壓回昆侖...”
“上清弟子聽令,爾等下山捕捉兇獸,壓回昆侖...”
幾乎在同一時間,元始三人便已經開口發聲,將命令傳達給了各自弟子。
至于為什么不再不周山煉化兇獸雜念?
呵呵,這不周山可不是好上的...
雖說眾多的先天神圣、魔神,在本質上并無高低上下之分。
但是,在不周山誕生出世的,那自然可以無礙的往返不周山。
但是,其他的先天神圣、魔神,可就并沒有這個待遇了。
想要登上不周山,那你就先需要扛住,不周山頂那天立地,鎮壓諸天寰宇的無上氣勢威壓。
而這,自然不是一般的先天神圣、魔神,能夠輕易的做到的。
甚至,一些不太為人所知的先天神圣、魔神,比如一些山神、土地,只是在某一地較為有名的人物等等...
因為所獲力量太少,甚至都無法靠近不周山附近。
而元始、通天以及太清三人,他們的門人弟子之輩,甚至在位格上,還要低他們半籌,就更加不可能在不周山來去自如了。
因此,元始三人,便也依舊將各自道場,設在了他們在那雜亂信息之中,所知曉的昆侖山之中。
至于太清的首陽山,以及通天的金鰲島,他們暫時是沒打算去的。
現如今,他們三人合力,方才能夠將他們的力量發揮到最大,能夠更有效的鎮壓、凈化兇獸。
而各家弟子也能夠彼此幫襯著,將所捕捉的兇獸,投入到他們所設立的,鎮壓、凈化兇獸雜念的所在。
而在三清弟子,到處捕捉兇獸鎮壓的時候,其他的先天神圣、魔神,可也并沒有閑著。
也開始紛紛想著自己的法子,以求能夠更加輕松的斬殺兇獸,凈化其混亂力量。
幾乎緊挨三清之后不久,不周山半腰,便已經升起了兩道光輝,灼灼覆蓋億萬星河的范圍。
一道充滿造化玄奇,一道陰陽互易,八卦流轉。
這自然便是伏羲、女媧兩人了,三清在做實驗的時候,可是沒做絲毫的掩飾。
自然而然的,他們所做全都落在了半山之處的,伏羲、女媧兩人眼中。
雖不至于完全清楚其中所有關竅。
但是在稍作推演之后,也總能明白個大概,再推演出適合自己的方法,自然也就并不算難。
在又過去一段時日之后,在不周山的山腳之處,突然間就是升騰起了,一道道的沖天煞氣。
仔細分辨,正有著十二道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