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看到了那副景象,元硯清說的慢了些。
“值此國家存亡之際,出身武將世家的明威將軍舉全族之力率兵共抗外敵,忠臣良將莫不跟隨,花了五年的時間重戍邊疆,當時的百姓只知明威將軍而不知他們的君王,朝中佞臣當道,明威將軍便反了。”
本門的歷史還要追溯到前朝,這么久遠?
反了?這么干脆?
宋玄精神了點,元硯清又道:“新朝初立,百姓歡欣鼓舞,人人拍手稱慶,登基當日,明威將軍突然留一封書信,安排好事宜離開了。”
宋玄吃了口糕點。
所以?
“所以,明威將軍就是明光道的祖師。”
這么厲害啊,皇帝都不愿意當了。
嗯,糕點有點甜,不對,為何明光道傳人必須是宋家的血脈?
“那傳人就是宋明誠”
宋明誠?耳熟的很。
元硯清又輕飄飄道:“宋明誠就是你家太祖,也是明威將軍的胞弟。”
“咳,咳,咳”
真是,那個肥水不流外人田。不過師父你這直呼太祖的名字真是不含糊。
見宋玄失態,元硯清莫名的高興,這小崽子長大后裝的越發正經。
“當年太祖秘密派人找了許久,后來得知明威將軍在丹丘山創立了個什么明光道,一母同胞,聽聞太祖還是明威將軍帶大的,明威將軍雖是武將,自小也是錦衣玉食,哪知道何為節儉?你家太祖逢年過節便秘密送一批財物到丹丘山外。”
真是敬愛兄長的好弟弟。
“日積月累,從未斷過,久而久之,后來的帝王便都傳承下來了。”
可據宋玄所知,明光道一向節儉,那得多少財寶,有道是積少成多啊。
“是啊,那得多少財寶啊,我明光道一向節儉,可太祖總覺得給自己兄長多少珍奇財寶都不足夠,每一任帝王傳位時,首要交代繼任者的一件事就是對明光道的供養,我朝建立一百二十八年了。”
那明光道還真是有錢啊。
“太祖因在戰場上受過重傷,當年未曾好好調理,國朝初立又事務繁多,不過十年便英年早逝了。”
這個宋玄倒是聽老師講過,太祖是本朝最勤勉的君王。
“當時的太子寬厚仁善,其他的幾位皇子蠢蠢欲動,拉幫結派,太子壓不住其他的兄弟,眼看就要起兵戈,想起父親的囑咐,太子便秘密派人前往丹丘山。”
聰明,請大神鎮壓。
元硯清笑道:“祖師不過才離開十年,回到帝京當年跟著征戰的哪個將軍不聽從,輕而易舉的奪了幾個侄子的那些許的兵權,讓他們做了閑散王爺,就這樣,不費一兵一卒送了太子上位。”
然后?
“帝京事了,一切步入正軌,祖師又回了丹丘山,可之后,祖師抑郁不已,覺得弟弟英年早逝有自己的責任,便傳下一道責任。”
天各有命。
元硯清見宋玄不發一語,只靜靜的聽他說話,欣慰道:“徽兒這性子,簡直和祖師如出一轍。”
宋玄道:“不敢打擾師父。”
呃,為師不怕你打擾,就怕你不問,你不問為師也得說。
元硯清一字一句道:“撥亂反正,匡扶正道,此八字便是明光道傳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