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達政衡當下厲聲質問道:“可笑至極!我備中國自脫離細川管領約束以來,還不曾屈從哪家大名麾下,不知你奉得誰人軍令,敢來我備中國巧取豪奪?”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伊達政衡這幾句話頓時惹得吉川元春怫然不快。
他毛利家千辛萬苦的扶持三村家親,甚至還要出兵幫你伊達政衡重新恢復家業,難道還不值得這兩人帶領備中豪族歸附旗下不成?
二階堂信弘眼見家督酒后失言,惹得吉川元春慍怒,趕忙站起來開口詰問:“早前風聞宇喜多和泉守在美作國時,便想盡手段吞并豪族郎黨,因畏懼尼子軍才借道備中國,擄掠數郡百姓,德倉城都打下來后,仍舊不知滿足。如今看來,原是打著鳩占鵲巢的主意!”幾句話,便就關鍵轉移到兒玉黨的去留上面。
“伊達遠江守飲醉了,休要因為些許誤會,便對在下抱有成見。”宇喜多直家被當眾戳穿心思,也不覺得惱怒,反而著令人打掃干凈,重新布置入席以后,才悠悠回答道:“在下既然所言奉令,自然是奉了我家主公浦上遠江大夫的軍令,否則我區區一個足輕大將、守備奉行,怎敢妄動軍勢?”
這話說得虛假無比,哪家大名的足輕大將似他這樣擁兵數千,甚至打算侵吞數郡之地。
吉川元春用眼神制止住身旁還想發怒的伊達政衡,示意他安穩坐好,笑了一笑道:“和泉守見諒,伊達遠江守不勝酒力,怎能與和泉守這等厲害人物相提并論?”頓了頓,續問,“卻不知和泉守出身為何,來備中國究竟有何計較?”
西國豪族自應仁之亂起來,伴隨著舊有幕府守護勢力的衰退,各方豪族混戰至今,卻也形成諸多家門派別。
一樣講究出身,最開始是大內義興、義隆父子為西國探題,后來則是尼子經久、尼子晴久兩代家督執掌山陰、山陽兩道大權。
數十年來起起伏伏,各方勢力此消彼長,到了今下時節,卻是尼子晴久、陶晴賢、毛利元就、浦上宗景、山名祐豐這五家大名最為強盛。
如非這五家大名配下譜代眾,尋常無門無戶的豪族,不但受到各方排擠,還可能面臨被吞并消滅的危險。
宇喜多直家曉得吉川元春是毛利元就的次子,更聽明白了問話里面的敦告,卻因是浦上氏家臣出身,也不畏懼,好整以暇道:“不瞞駿河守,宇喜多氏一直都是備前浦上家的譜代家臣,否則也不會被委以重任,這次出陣,正是受領軍令,來收復村宗公在備中國內丟失的領地。”
幾句話,就交代清楚了自己在浦上家的地位,宇喜多家確確實實是浦上家的譜代眾,雖然經過擾亂爭斗,勢力大為衰退,可毛利家卻不一定知道內情,或者說是吉川元春不知道,更為準確一些。
當年浦上村宗全盛之時,的確支配過東備中國一段時間,說來收復舊領,勉強也算是師出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