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回師攻打美作國,顯然并不無多少實利,美作國經過兩年來折騰,早已經千瘡百孔,說是十室九空來也不為過。
本地豪族尚且無法茍延殘喘,尼子家就算現在打下來也是無用,反而還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前去賑濟災民。
更為主要的是尼子軍一旦遠離石見國,就很難壓制住國內的豪族勢力,陶晴賢和毛利元就兩人爭斗即便分出勝負,也很難插進去分上一羹。
如果換作宇喜多直家面對這種情況,一定會毫不猶豫的圍攻備后國,如此做的好處一共有三點。
第一:可以暫時安撫住陶晴賢,讓他得以集中起兵力,放心大膽的去圍攻安藝國。
第二:趁著毛利元就被圍困的機會,正好進一步剪出毛利家的黨羽,從側面削弱這個反復無常的心腹之患,順便還能夠震懾三村家親,使其不敢妄動。
第三:不管毛利元就還是陶晴賢哪一方獲勝,都能夠從容接收對方殘存的勢力。
目前看來毛利家覆滅的可能性更高,一旦戰局出現變故,尼子晴久很有可能直接一次性將備后、安藝兩國的絕大部分領地直接吞下。
這不是算太高深的難題,在場諸人皆能看得出來,宇喜多直家沒必要扮拙,道:“必取備后。”
浦上宗景拍案,道:“不錯,本殿也認為尼子軍必攻備后。備后國南七郡易攻難守,小早川殿新死,……這事兒你知道么?”
宇喜多直家點了點頭,道:“來得路上聽聞彈正中說起過。”
這里的小早川殿指的是小早川繁平,其人本來應該是小早川氏家督,但因為天生雙目失明,故而家臣們迎入毛利元就三子徳壽丸,也就是現在的小早川隆景為養子。
但這種決意,并非所有人都認同支持,由于小早川隆景繼承的只是竹原家一脈,剩余的沼田、土倉等分家中因此不滿的大有人在。
浦上宗景繼續道:“小早川殿為人謙和,深孚眾望,本可在家臣輔佐下有一番作為,可惜,可惜。小早川中務大輔隆景雖然威望不淺,但終究是養子入繼。船木、江良等家豪族對于兩川合并一事,更是多有異議,數日前有信傳回高天神城,沼田氏家老船木常平為人傲慢,自恃嫡子,同小早川中務大輔甚是不和,更是擅自改回小早川苗字。”
宇喜多直家聽明白了,簡而言之,南備后七郡仍奉毛利為主,但因小早川繁平突然暴斃,各家豪族心思各異,原先的沼田家被打壓下去的家督,被迫改姓的船木常平不服,于是拉攏早就不滿的那一部分豪族,想要脫離小早川隆景的管束,趁亂試圖自立。
浦上宗景憂心仲仲,道:“俗話說,輔車相依,唇亡齒寒。南備后七郡本就勢弱,而今小早川氏內部又起內亂紛爭,沼田、竹原兩家為爭奪総領之位,劍拔弩張。尼子晴久以大勝驍勇之軍,一入南備后,小早川氏必敗。備后一失,毛利家便離敗亡不遠,尼子家聲勢一旦復振,恐怕西國再無人是其對手。”
宇喜多直家卻是不信這種夸大之詞,且不說小早川隆景有毛利家作為支持,當年他能夠被迎為小早川繁平的養子,南備后七郡豪族就出力不少。
這些年以來,小早川隆景勵精圖治,恩威并施,肯跟著船木常平造反的豪族不會太多。
如此來夸大,無非是想渲染尼子家的威脅,備后一下,尼子軍隨時都可能順著山陽道直取備中,對兒玉黨造成直接的威脅。
不管尼子晴久能否拿下備后國,都跟宇喜多直家沒有多少關系,他這點勢力在近前打轉還行,沒有好高騖遠的本錢。
浦上宗景道:“備后若是不保,依你之見,我浦上家會不會因此生變?”
宇喜多直家答道:“正如主公所言,備后一失,本家恐怕再難像毛利家求援。臣下以為,新宮黨或會舍棄美作國,而來直接襲取備前國。”
浦上宗景道:“不是或會,而是肯定。尼子誠久調集兵馬,虎視備前已有數月之久,蓄勢不發,無非受朝山綱忠壓制。現在朝山綱忠被調去石見國坐鎮,本殿敢斷言,多則兩月,少則一月,新宮黨攻勢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