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副廠長的有意推動下,整個軋鋼廠到處都是學習許大茂無怨無悔為村民放電影事件的學習小組的身影。
直到一封匿名舉報信出現在幾個軋鋼廠領導面前,軋鋼廠學習許大茂先進個人事件的學習風頭才戛然而止。
這是一封舉報許大茂個人作風問題的匿名信。
舉報人明顯具有一定的反偵察意識。
紙是那種普通的白紙。
上面的字跡歪歪扭扭,一看就是用左手故意寫出來的。
至于舉報的內容。
說許大茂本身就是一個自私自利的小人,不可能做出一晚上先后給兩個村莊放電影的事情,就算一晚上連跑兩個村莊給老鄉放電影,也是貪圖人家老鄉的東西。
此外。
舉報人還明確點出,說許大茂什么時候什么地點,收取了人家老鄉送他的兩只母雞,這兩只母雞還引發了四合院慘案,被四合院大院住戶,也是軋鋼廠工人秦淮茹之子棒梗偷取,最終由傻柱出面賠償了許大茂五塊錢。
舉報信的結尾。
還用一句許大茂是吃人猛獸進行了總結。
這封信瞬間成了壓在軋鋼廠幾個領導心頭的大石頭,更將幾個軋鋼廠領導想要借著許大茂這件事更進一步的希望給澆滅了。
舉報信必須得給出說法。
對方可以一下子把舉報信分別丟在他們幾個軋鋼廠頭頭腦腦的面前,就可以把舉報信丟在他們上級領導的面前。
處理不好。
他們非但晉級不了,想必就連現在屁股下面坐的椅子都得換。
領導們的壓抑直接體現在了他們的臉上,眉頭緊鎖,苦苦思索著詳細的對策。
直到李副廠長手中抓著幾分報紙從外面進來,領導們眉頭緊鎖的難看臉色才漸漸的有了轉變。
“好事情,好事情,大大的好事情,廠長,書記,幾位副廠長,看看這是什么。”李副廠長賣關子似的把手中的報紙分別塞到了幾個軋鋼廠頭頭腦腦的手中。
走馬觀花的一番瀏覽后。
之前還陰云密布的軋鋼廠領導們,全都裂開嘴笑了。
這份報紙真可謂是及時雨,及時的挽救了軋鋼廠頭頭腦腦們的前途,甚至還可以使得他們更進一步。
一個名字叫做許大棒子的記者,以人之轉變為名,寫了一篇贊揚許大茂的文章。
文章的前面,羅列了一系列許大茂的缺點,什么貪小便宜等等之類的缺點。
中間著重描寫了許大茂娶了一個有錢人家的姑娘,這個姑娘前段時間跟老爹老媽跑到了香江,丟下了許大茂。
許大棒子的文筆功能還是挺強的,一番描述,許大茂成了被拋棄的代名詞。
后面就是各種表揚許大茂的贊美詞匯,說許大茂因為被有錢人媳婦給拋棄了,整個人頓時大徹大悟,一心一意的投入到了工作中,不辭辛苦的深入深山老林,為數百戶將近一年都沒有看到過電影的林場及山民放電影,還說這是軋鋼廠精神文明的一個最佳的體現。
許大棒子就是那位收了許大茂禮物的許大記者。
依著當時兩人談好的條件,這篇跟許大茂有關的報道是要在月底見報的,但是許大記者見軋鋼廠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向許大茂學習的活動,當時靈機一動,認為雪中送炭遠不如錦上添花使得這件事更好一些,故在跟編輯商量后,緊急發表了這篇文章。
算是錯有錯著。
許大記者發表的這篇文章,竟然意外的消除了舉報信所帶來的那種壓抑,使得軋鋼廠驟然停止的向許大茂學習的活動得以繼續。
于海棠的聲音借助著廣播,清晰的飛入了每一個軋鋼廠員工的耳朵。
“親愛的工人同志們,我是軋鋼廠播音員于海棠,下面由我宣讀首都日報許大記者撰寫的做一個時代的工人,向第九軋鋼廠電影放映員許大茂同志學習的新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