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潮剛剛結束,技術、管理等各方面匱乏,再加上有些人思想還處在風潮期間,不敢放開手腳大干,故形成了一個奇特的企業倒閉潮流。
企業倒閉了,搞管理的領導往往可以調走去另外一個單位,管理員的身份不影響他們拿局里發的工資。
換言之。
就算企業倒閉了,這些造成企業倒閉的領導們依舊可以過得有滋有味,繼續他們大魚大肉的生活。
苦的只能是那些企業的員工,有些員工一家數口都在同一家企業,企業一旦倒霉,便面臨著沒有錢吃飯的可悲局面。
第二天.
許大茂起了一個大早,與李建軍兩人來到了雪糕廠。
映入眼眶的。
是破舊的廠房外表加獨具特色的風潮標語。
門口還有三三兩兩的人,這些人或蹲著或坐著,還有些人瞪著無神的眼睛看著來來往往的人。
根據李建軍的介紹,說這些都是雪糕廠的員工。
托李建軍的福,許大茂進入了雪糕廠。
廠區很大,但是李建軍沒往里去,而是帶著許大茂過了廠區,且沿著一條街往前走,在一排臨馬路的平房前停下了。
“就是這里了。”李建軍駐足,指著那一排臨馬路的平房道。
許大茂才發現自己鬧了誤會,他們剛才走過的地方看似挺大,其實不是雪糕廠的廠區,只有這片靠近馬路的平房才是。
帶著審視的目光,望著這一排平房和一座兩層樓。
李建軍在一邊介紹,“二層樓是雪糕廠的辦公室,這排平房就是市雪糕廠廠房,風潮期間,我們吃過的批判牌雪糕就是從這里生產出來的。”
批判牌雪糕。
風潮期間獨有的物種。
因包裝紙外面印刻有各種批判字樣聞名京城,不少企業還喊出了買批判雪糕就等于支持XX的口號,許大茂當軋鋼廠副廠長的時候也做過這樣的事情,味道不怎么好吃。
雖然是平房,不過依著許大茂后世的眼光,這一段靠著馬路,邊界處是廠的圍墻。
妥妥的黃金地段。
這地段說實話,別的不說,單單這塊地皮以后就是天價。
只不過現在沒法將其變成錢。
不是廠領導的能力和格局有問題,而是現如今的社會環境就是如此。
這么大一個廠子,這么大一塊地皮,看著都流口水!
臨街的平房,只要在門墻上面開個口子,便可以變成門臉房,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門臉房就相當于聚寶盆。
許大茂動心了,但是理智告訴他,這買賣有風險,有時候為巨大的利益冒險是值得的。
“我隨意看看。”許大茂倒是一點都不著急,這符合他的性格,先了解情況,然后在決定具體的態度。
李建軍點點頭,他把許大茂帶來無非一個意思,親歷親為的促成這件事。
事關李建軍的仕途。
雪糕廠的轉制,算是李建軍的一個考題,鬧好了,李建軍升職加薪,鬧不好,李建軍還的在原地待幾天。
“我上去問問承包的情況,下來我們再商量,那許老板隨意轉轉。”
隨口嗯了一聲的許大茂,剛要走,便被李建軍不放心的叮囑了一句,“等一下,許老板轉的過程中,可不要說自己是來承包或者收購的。”
許大茂笑了笑,心里卻有些悲苦。
李建軍不可能無的放矢。
看樣子。
雪糕廠的那些員工對于雪糕廠的轉制持抵觸情緒。
想想。
許大茂表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