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畢,紛紛自殺殉國。千余男兒竟無一人投降,如此忠烈之舉讓人無不動容。
韓熊率眾自殺的行為,顯然讓豫諸十分難堪。他本想說服韓熊投誠,不曾想卻是這般情形,一時竟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
幸有謀士在場,成臻見場面頗為尷尬,挺身而出喊道:“韓將軍不愧是國之棟梁,可惜不知通達權變,甚為惋惜。智者,當擇明主而事之,愚忠,非大丈夫所為也。洛城侯榮登大位,乃天命所歸,當此天下大變之際,何不跟隨洛城侯建功立業邪?”
“軍師所言極是,大爭之世,建功立業正當其時。此時不為,該當何時?將士們,跟我殺回鄭城。”
“殺回鄭城!殺回鄭城!殺回鄭城!”
豫諸與鄔舍告別后率領洛城軍起兵返豫,一同隨行的還有鐘離率領的剩余四萬余人的陜軍以及櫟成率領的十五萬冀軍。此時的孟津駐軍也投誠了洛城侯,加上這兩部分軍力,三路聯軍加起來共計二十六萬人馬,而此時的鄭城幾乎成了一座空城。
鐘離跟隨豫諸殺回陜國的時候,才發現他被成臻騙了,韓熊根本就沒有攻下上陽。不過,上陽雖未被豫國攻下,卻還是被冀國以兵不血刃的方式占領了。此時若再反抗,無疑于自尋死路。
在冀王的授意下,鄔舍將陜國王公貴族遷往冀國都城晉陽,陜國正式滅亡。冀國置陜地為陜郡,封鄔舍兼任陜郡郡守,西轄整個桃林高地至潼水。自此,河東、河西、桃林和陜地終于連成一片,冀國的一統天下戰略正式拉開帷幕。
就在豫諸引兵二十多萬一路快馬加鞭抵達硤石關的時候,洛城侯已經收到了前方的捷報。一切都在計劃之中,甚至比預期的還要好。他沒想到成臻居然還勸降了四萬陜軍精銳,且收服了鐘離和陸晉兩位大將。
對洛城侯來說,有了冀國和荊國的支持,他幾乎不用擔心這次起事會失敗。最讓他擔心的是,起事之后如何應對后面的平叛。這兩國盡管支持他做豫王,但并不會幫他平叛,甚至會樂見其成。而自己除了兩個兒子外,似乎無人可用。現在有了鐘離和陸晉這兩位大將的加盟,加上他們的四萬精兵,那這王位必將會穩操勝券。
欣喜之余,洛城侯派出了兩位特使,一路迎上豫諸,當場宣布把澠池和新安分別封賞給鐘離和陸晉。雖說他現在還不是豫王,但這兩個城邑是他洛城郡的,加上他的侯爵之位,完全有權進行封賞。
另一路特使則前往鄭城報捷,說洛城守軍聯合右路軍全殲陜軍精銳,取得了硤石關大捷。隨后兩軍與左路軍在上陽匯合,只一天便拿下了上陽城。上將軍韓熊留在上陽處理善后,公孫假不日班師回城。
得到洛城侯的捷報,豫國朝堂一片沸騰。這是豫武王吞并商國后,豫國再一次的領土大擴張。不僅如此,豫國這次出兵攻打陜國,冀國自始至終沒有任何動靜。
豫王不屑地冷笑一聲:無恥冀雍,還自封天下第一強國,你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