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給你的是全套核心技術,定價權在你們手上,你們覺得利潤低,定價高一些就行,同制程,價格只要比艾斯麥爾低,技術成熟,就肯定有人要。”
尹東海和東海微電子的股東面面相覷。
幾人低聲交流了一下,才看向李青語。
“李總,你也知道,目前貴公司的技術,我們沒有真正去看效果。35%太高,這個價格我們無法接受。23%,這是極限了,我們公司現在也很艱難,再高的話,我們就成代工了。”尹東海說道。
“如果這是極限,那我們要重新考慮雙方的合作問題。”李青語說道。
“李總,講道理,這個費用確實太高了,低一點。”尹東海急忙說道。
“……”
雙方開始扯皮。
對高制程光刻機這種一臺就幾億,十幾億的機器而言,百分之一就是幾百萬上千萬的錢,這可不是小錢。
雙方都在試探對方能接受的底線。
一個流程下來,雙方談了一個多小時,最終將授權費定在30.2%。
神兵公司將光刻機最核心的技術都授權給東海微電子,每臺收取整機價格30.2%作為授權費,刨除成本,神兵公司拿走利潤的大頭。
但對此,尹東海無話可說。
技術在神兵公司手上,他沒有談判的資本。
讓神兵公司以技術入股東海微電子是最好的合作方式,但他們不敢這么做。
北美制裁令是一個事,股東也顧忌到神兵公司在東海微電子公司內部的話語權問題。
“技術什么時候交給我們?”尹東海問道。
“尹總,別著急。現在只是剛開始談,合同沒簽,等我們雙方商量好授權協議的一些細節,簽好合同,技術自然會交給你們。”李青語說道。
……
工作樓。
林寒接到李青語的消息,確定和東海微電子合作,合作模式是技術授權。
這個結果他還算滿意。
技術下游公司,讓下游企業升級,完善他需要的產業鏈,這是一個省時省力的方法。
在他的工作室里,就陳放著一臺光刻機。
這是鐘振華送過來的光刻機,通過特殊渠道,優先拿到的東海微電子的光刻機。這個光刻機的外形并沒有變化,林寒改造的是它內部的核心技術。
現在這臺光刻機,被他改造優化,成為有5納米制程的機器。
用的是微分光多柵欄矩陣技術,在光源處著手改造。
林寒又通過掌握的激光技術和3D打印技術,將鏡頭重新拋光,讓鏡頭更加精密。此外,還升級了光刻機的控制系統,并重新升級了機器內的一些精密零部件。
這是這臺機器能做到的極限。
更高制程的光刻機,需要重新設計內部的結構。
不過這個制程的光刻機目前已能滿足他的需要。
“先生,小瓜來電話。”
小瓜的來電,將林寒從光刻機的系統優化中拉出來。
“小瓜。”
接通電話,就看到小瓜那張熟悉的臉蛋。瘦了點,黑了點,少了一分稚嫩,但眼睛還是那么稚嫩,這是大學軍訓的成果。
“林寒哥,我軍訓完了,今天周末,我回去住。”
“好,我去接你。”
放下手中的工作,林寒就離開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