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最后的結果是鎩羽而歸。
這是后話。
巔峰對話透露出不少信息。
關于人工智能的發展問題,在科研方向的發展,以及云計算應用在智慧城市上的進度。
對機器人和人工智能被外界關注更大。
外界爭論的主要問題,定格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會不會像電影中那樣控制人類,奴役人類那種場景。
主要是神兵公司的機器人出現,加上有心人的推波助瀾,這個問題被放大炒作,網絡上鋪天蓋地的話題和熱度。
次日。
林寒吃完早餐,接送他的車到國際會議中心酒店外等候。
前來的是一名剪著平頭的漢子,身材健碩,目光很銳利,是經過嚴格訓練的人員。
他們前往的地方是帝都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
宋云屬于特殊人員,到這邊出差,住在研究所的駐地。而進入等離子體研究所,要經過嚴格的身份確認。
“林同志。”宋云看到林寒,臉上堆著笑容,寒暄著和他握手:“我昨晚一晚沒睡好,就等你過來。”
“宋老客氣。”
林寒打量一下四周的情況。
研究所的環境很幽靜,這里遠離鬧市,很適合搞研究和學術。
“我們里面說。”
宋云帶林寒前往物理研究所的辦公室,還特意支開其他人。
關于受控核聚變技術,所有環節都屬于絕密,對外慎之又慎。
跟隨林寒而來的秦玲瓏,也被擋在辦公室之外,她識趣地到招待室坐下喝茶。這種場景,她深知不是她該聽的。
老板他們敢說,但聽到機密,有麻煩的不是老板他們,而是她自己。
“昨天你說,在研究那種特殊的高溫熱電轉換材料?”宋云刻意壓低聲音。
“對。”
林寒不否認,輕輕點頭。
宋云臉色激動,但硬生生壓下。
昨天在峰會開幕式,林寒給他簡單說了那種材料的神奇特性。
林寒描述中的那種材料非常特別,區別于他們已知的熱電材料和熱電效應方式。
若真出現,那將是一個劃時代的材料發現。
傳統熱電轉化,是通過材料內部高溫和低溫之間的自由電子運動,或者空穴載流子吸收熱量運動,來實現熱電效應。
林寒描述中的材料,并不是這兩種。
高溫放射電子,低溫吸收游離電子,這種材料是有可操作性的。
不是傳統的卡諾循環。
這意味著,這種材料只需要通過冷卻設備儀器,就能實現內部循環。
但這也算小小的優勢,他們可以干預循環,這意味著,他們可以干預熱電裝換的過程,這種材料有更多的可操作空間。
“研究進展如何?有實驗樣品了嗎?”
“樣品還在實驗室合成,等我這次峰會回去,就能成功,不過根據計算機推演,效果不錯。”林寒說道。
“還只是計算機推演啊。”
宋云眼中略帶有些失望,但還是有些興趣。
“轉化效率有計算過嗎?”
轉化效率是他最關注的問題,這關系到受控核聚變的能量轉化效率。
傳統的核能燒水,轉化效率太低,而熱電裝換,他們沒找到合適的材料。
“轉化效率挺高的,理論的轉化效率有97%。”林寒給出一個簡單的數據。
“什么?”
宋云失聲驚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