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航天中心會議室。
眾人的目光完全被屏幕中的巨大飛船所吸引,巨大的體積,如同從海中魚躍而出的鯤鵬。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
都是文化人,終究比起只有一句臥槽走天下的咸魚網民要強上一籌。
眾人哪怕只是通過電視機前的驚鴻一瞥,哪怕鏡頭距離真正的飛船非常遙遠。
但是,以他們的專業性,也能看出更多內涵的東西。
“從這個體積估計,這個飛船的載重應該可以到上百噸吧,八成應該是核聚變提供動力的等離子電推引擎沒錯了。”
“也只可能是這個了,化學燃料提供不了這么大的能量,而裂變引擎的體積會很大,飛船體積不可能做到這么小。”
“星城,星城。”齊景中怔怔看著電視中更多亮相的飛船。
別人不知道內幕,但是他怎么可能不清楚一點。
“我記得今年開年的時候,各航天基地,都調出去一批人才。”
眾人聽聞點點頭,“是有這么回事。”
“聽說他們好像都是去星城那個銀河研究基地了。”
“是的。”
“而且不只我們航天基地,各行各業的都有,據說,搞核聚變的張靜宜和邱敏麗都去了。”
“星城,也只有星城,只有那個年輕人,才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屢屢創造這么不可思議的奇跡啊。”齊景中感慨道。
月球上,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數十年的堅持,才有了月面考察站。
但是,如今卻被無情的摧毀了。
不過,就在這關鍵的時刻,無數代表航天未來的新型飛船升空,仿佛在昭示著,破滅中重生。
老一輩在落幕,新生代在冉冉升起。
恍然中,有了種時代在交接的感覺。
接觸太多的秘密,齊景中知道這一幕代表著什么,這么多飛船,肯定不是倉促之間就能堆積出來的,隱藏在這龐大非常背后的,絕對是一個非常龐大的計劃。
再一想三天前的突擊者襲擊,還有去年在火星發現的那個神秘的盒子。
還有自己已知的一些信息,一整串的線索,瞬間在齊景中的腦海里串聯起來。
他知道的有限,但是,僅僅只有這些也足夠了。
這無數的飛船升空,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和外星人的爭斗將正式由暗轉明。
一股空前的壓迫力,油然而生。
“童星宇。”
齊景中正準備給大家做一下接下來很可能會面對情況的動員工作。
命令,后腳就到了。
翻開文件,命令核心非常簡單!
“轉移!”
“火速轉移!”
同一時間,進行緊急撤離的,不僅僅是航天中心,各重大部門,都在開始有序撤離。
銀河研究中心,地下避難所。
趙雪此時正在會議室緊急安排處于避難所內二十多萬人員進行有序撤離。
關鍵時刻,趙雪展現的,是非同一般的干練和強硬。
“最后再強調一遍。”
“研究人員第一序列!”
“后勤人員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