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里,楚堯和夏長征來回拉扯一上午,最終達成草議。
當然只是初步意向,還沒正式簽約。
其中,關于錢的部分……
二十億,將以企業債券的形式募集資金,由韓風那邊的銀行來承辦,募集數額不足的部分,由自己掏腰包補足,總之把這筆錢給他湊夠了。
抵押物和利息,全部都按照正規程序走。
這么做有很多好處。
其一,算是分散風險,把鏈條拉長,金融上的操作,就是參與的人越多,相對而言就越安全。
其二,是為韓風那邊找點活兒干,他那邊急需優質項目,雖然是左右手操作,但通過類似的項目,來打造品牌,擴大在客戶和投資人心目中的知名度,還是有必要的。
其三,也是另外一種形式上的約束。自己私人借款給銀馬車,或者以公司名義借款給銀馬車,風險肯定會比以銀行報銷債券的名義給他募資更大。
這樣的條件,夏長征在權衡一番后,也是捏著鼻子同意了。
其實已經發算是很好了。
有錢就是大爺。
在借錢的時候,能把錢給出來的,就是大爺。
至于那些所謂的利息和手續費,其實也和走過橋差不多,高一點,但不會很多。
他心中也感慨,羨慕。
楚堯這一手牌,實在太好了。
金融行業最之前的是什么?
必須是牌照!
現在楚堯手上連銀行的牌照都拿到了,雖然現在規模還小,也沒什么知名度,但至少是進入了這個門檻。
想想都羨慕到流口水。
這是妥妥奔著大亨的方向而去。
……
至于,楚堯和銀馬車要的東西,其實也并不算多。
娛樂行業,本質上相當于文化行業,資產沒那么重。
最值錢的東西,在楚堯看來,無非也就三樣。
第一是作品,以及相應衍生出來的版權。
第二則是人,創作者,不管是電影,電視劇,還是其它一系列產品,都是這樣。
第三,則是渠道。
這是最本質的東西,至于銀馬車現在其它那些亂七八糟的瓶瓶罐罐,說實話,自己還真不怎么放在眼里。
影視行業,在很多人看來是一本萬利,但到自己這個層次看下來,也當真沒那么賺錢。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一部電影,倘若最終票房能有二十億,這已然是相當高了,足以列入電影全年票房排行榜。
二十億,給院線分賬十億,宣發加其它各種成本將近五億,落在手里的,也就不到五億。
五億夠干嘛的?
這點錢,簡直少的可憐。
而且還費事。
更何況,文藝作品,本身的質量,或者說品控,根本無法保證,誰也沒法預測,產品做出來之后是否會大火。
一旦沒法很好的把控市場口味,很有可能就血本無歸。
或許辛辛苦苦一年下來,發現白折騰了。
之所以跨界娛樂領域,楚堯的訴求約莫有兩個。
第一,洗錢。
不是違法犯罪的那種洗錢,是把系統能刷出來的錢,尤其是國外那部分,通過這方面的渠道,經過一系列運作,合法的就地消化,或者直接回流。
第二,名聲。
玩一玩兒,玩一玩兒。
想做點正事,也想勾欄聽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