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的內線,都是體重比較輕,可以跑可以跳的類型,力量相對不足。
森林狼把節奏降下來,他們在內線完全干不過,森林狼不算弗萊那種,他們三個內線都是力量比較足的類型。
勇士也想把節奏帶起來,奈何籃板搶不過啊。
“我們能這樣打,也是比較少見的了……”張思新忍不住笑道。
樂福都可以在低位強吃,也估計只有勇士這種倒霉球隊了。
實際上,森林狼放緩節奏,進攻端也不可能效率特別高。
但是,他們這樣打把勇士防的根本沒有效率。
要贏下比賽,可以得分比對手多,也可以壓制對手的得分比自己少。
張思新不會給球隊劃上一個標簽,什么進攻型球隊或者防守型球隊,如果硬是要給森林狼一個定位,他希望是追求勝利的球隊。
競技體育就該追求勝利,什么打的好看,失敗者的掩飾罷了。
第三節,艾利斯和馬蓋蒂完全啞火了,倒是蘭多夫命中了幾個球。
安東尼-蘭多夫其實也是個身體天賦不錯的年輕球員,可惜因為傷病等原因,沒有打出來。
NBA有很多這樣的球員,他們沒有足夠的際遇,自己也沒有做到最好,導致白白浪費了天賦,最終泯然眾人。
畢竟,能夠登上NBA這個大舞臺的球員,都不是普通人。
進攻端打不開的情況下,勇士也是不斷進行輪換。
但拉德馬諾維奇和沃特森等人上場后,照樣沒有表現。
唐-尼爾森手下的勇士,已經習慣了一種節奏,慢了突然就不會打球了。
唐-尼爾森是個神奇的教練,他被認為是卓越的戰術大師和革新者,經常率先使用新奇的戰術,比如控球小前鋒、砍鯊戰術、把大個子拉到外線投三分球等等。
他是NBA獨一無二的的瘋狂科學家,但他從來無法奪得總冠軍。
他應該非常熱愛籃球,但并不執著于勝利。
職業體育中總是會有一些另類,他們也會得到很多人的喜歡。
不過,張思新是另一種人。
他也喜歡各種戰術,但都是為了勝利。
如果一種戰術就可以贏得總冠軍,他就會一直使用下去。
進入到末節,兩隊的得分相差不多。
下半場森林狼的主力陣容占據了絕對優勢,但替補陣容沒有把握住機會拉開比分。
森林狼的替補陣容,其實也不是很適應慢節奏的打法。
所以,比分的懸念還是保留了下來。
而雙方主力陣容再次上場后,勇士也逐漸適應了一些。
他們不再勉強要打快,或者突破沖擊籃筐。
勇士開始嘗試陣地戰的中距離進攻,雖然效率還是很一般,但比起第三節的混亂情況要好多了。
只是防守上,他們對于森林狼的內線進攻依舊沒有做出什么針對。
難怪聯盟防守倒數第一,他們這種隨意讓你打的態度對手都會喜歡。
杰弗森和樂福也沒有辜負對方的防守,上場就先后打中。
就這樣,上半場弱勢的一方,現在已經成為了領先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