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更衣室,只需要提醒球員一些細節,然后給他們鼓勵。
像是特里和布博瓦狀態好,下半場就不能讓他們有好的進攻機會。
唯一不會變的就是對諾維斯基的防守等級,這就是像是對戰雷霆限制杜蘭特,只是現在的小牛要比雷霆更難一點,畢竟角色球員的籃子好一些。
小牛也會進行調整,他們要讓諾維斯基在進攻端更舒服一些。
小牛的主教練卡萊爾也不是一般人,之前在活塞和步行者都做的不錯,有兩把刷子。
但要讓諾維斯基打的更容易,小牛其他球員就必須站出來吸引防守注意力。
第三節的時候,巴里亞竟然站了出來,表現非常不錯。
巴里亞個子不高,看上去平平無奇,數據也就是個輪換水準,但有著大心臟,很多時候敢于站出來。
另外,馬里昂下半場進攻端也少見的打的不錯。
馬里昂現在只剩下防守,還沒有巔峰時防守犀利,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森林狼更多防守注意力在諾維斯基、巴特勒身上時,他也拿出了表現。
這種情況下,諾維斯基也抓住了幾次機會。
特別是特里上來,森林狼的防守肯定會有些捉襟見肘。
但是,小牛更加專注于進攻的時候,森林狼也爆發了。
首先就是庫里和樂福,兩人的擋拆真是打出了花來。
庫里是投籃無敵,給他空隙他就能夠進,防守球員對上都會不好受。
而樂福就是綜合能力,雖然進攻端沒有頂級絕活,但錯位大部分都可以強打,同位置的球員可以突或者三分線外直接出手,還能夠策應。
樂福比庫里好防一點,但勝在穩定的貢獻,就算手感不好,籃板也可以碾壓對手。
現在打小牛就是這樣,籃板誰也不是他的對手。
他們兩個打開之后,馬修斯也開始小爆發。
而小牛那邊特里上來沒有了上半場的表現,森林狼一下子就領先了。
小牛這才驚醒,森林狼的進攻比他們更強。
上半場森林狼主動退讓改變,讓小牛產生了一些錯覺。
現在森林狼手感更好,小牛頓時覺得頂不住了。
小牛開始更加注意防守,只是他們的防守真說不上好,特別是基德又不在。
森林狼領先之后,也更加謹慎起來,對方要提升防守強度,干脆慢下來。
節奏這種事情,很多球隊一下子無法改變。
但那是他們習慣了某種節奏,像是森林狼這樣訓練中就進行過相關的訓練,就不會有問題,他們現在其實有點像是大學球隊。
曾經的NBA,因為節奏慢,主要靠球星來打,大學籃球風格不好使,但現在已經開始逐漸結合了。
不只是張思新嘗試,其他教練也進行過嘗試,后面還會有更多人進行這方面的結合。
現在的森林狼,年輕球員多,打造出現在的風格比很多球隊都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