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馬刺想對攻,希爾上來也命中了三分。
可惜馬刺這方面還不是森林狼的對手,森林狼的替補球員,貝里內利和弗萊都命中了三分,他們一下子就反超了比分。
場邊馬刺主教練波波維奇都要氣瘋了,但凡替補席的內線能夠用,他也不希望上麥克戴斯讓人欺負。
事實上,麥克戴斯已經是馬刺第二好的內線了,至少還算穩。
鄧肯又被匆匆換了上來,但這個時候森林狼已經起勢,鄧肯上來他們也還是繼續提速。
這次終于讓鄧肯疲于奔命了,森林狼系列賽之前的想法也實施成功。
其實提速可不可以廢了鄧肯,主要還是看球隊的進攻效率。
效率高有三分,那么就算鄧肯在內線拿下一些球,也不管用。
上場森林狼沒有完全投出來,就一直有大個跟著鄧肯。
現在的話,他們要鄧肯無效反折跑。
這種情況下,馬刺一時也沒有別的辦法。
森林狼提速,其他內線都沒用,他們也用了一大四小。
然后就是讓鄧肯在內線制造殺傷,能不能扭轉形勢也不是主教練可以控制。
末節過半之后,張思新還是把連續三次犯規的弗萊換了下去。
弗萊投三分確實有一手,但防守端真是內外線都搞不定。
森林狼現在已經領先,他們就需要穩了。
內線重新兩個大個上場,對鄧肯嚴防死守。
馬刺這個時候也明白,他們需要外線進攻了,也需要三分。
而這個時候,吉諾比利再次三分命中,給森林狼主場塔吉特中心增添了數道緊張的空氣。
吉諾比利的手感,可以說是神鬼莫測,對手和隊友都猜測不透。以為他不行的時候,他各種高難度投籃都可以命中,以為他行了的時候,又是各種打鐵。
馬刺讓他打替補,也不純是他體力不好的原因。
又要持球又不怎么穩定,就只能稍稍犧牲下了。
當然,也是因為吉諾比利愿意犧牲,畢竟比起一般的第六人,他多了不錯的組織,也有防守能力,絕對的物超所值。
輪到森林狼進攻的時候,樂福得到錯位機會,單吃吉諾比利成功,張思新也松了口氣。
這時候就怕球隊無法回應,就有可能被對手一波反超。
樂福到了季后賽感覺沒有常規賽時驚艷,但他的綜合能力帶來的戰術優勢,依舊不能忽視。
馬刺打一大四小,高位擋拆的樂福就會得到大量錯位機會,他能夠把握住一些,就可以讓馬刺非常頭疼。
要是鄧肯過來防他,那更好,一個內線的高低位配合,森林狼另一個內線,無論是杰弗森還是米利西奇,都可以在禁區輕松得分。
馬刺的一大四小,遇上森林狼可沒那么好施展。
這個道理對方也清楚,但他們也沒有其他辦法,只能硬著頭皮上。
畢竟也不是完全被克制,主要還是看哪隊更能夠把握住機會。
比分相對焦灼的情況下,只要幾個回合某一方做的好一些,比賽的勝負就會朝著他們傾斜。
一般情況下,經驗豐富的球隊會更穩,但年輕的英雄一般也是踩著前輩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