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們要最后決戰的時候,選擇了小個陣容。
張思新的話,并沒有給森林狼也換上小個陣容。
庫里在的時候,張思新的原則都是有優勢就用優勢,別說庫里不在,森林狼是不可能和對手拼小個陣容的,他們就要用大個子碾壓。
有兩個內線的情況下,怎么防守太陽五個三分點。
防出去是肯定的,那最重要的就是籃板。
控制住籃板,太陽想隨意提速就沒那么容易。
還有就是,防出去沒必要完全空掉內線,米利西奇不用那么出去,他身高臂長其實站在禁區附近就可以給對方球員壓力。
然后就是防守輪轉了,不用那么出去,并不是看著對方投。
而且同整體防守,對方有可能傳到那個點時,米利西奇就跟著防守出去。
這其中涉及到防守預判,但優秀的防守可以引導進攻。
當森林狼的防守卡住了一些傳球線路的時候,太陽的進攻沒有位置變化就只能傳到一些點上。
太陽要傳本來傳不過去的空位,球員的位置就要通過掩護或者突破之類發生變化,這個過程中森林狼的防守陣型也會跟著變化,這才是整體防守可以做到的事情。
實在無法完全限制住的話,那么就堵三分,讓對方突破進來一個沒關系。
因為森林狼是領先一方,他們無需防住對方所有進攻,對方要是打進去后,他們還回來就可以。
太陽這種防守不好的球隊,又用極端的小個陣容,森林狼想要還回來并不難。
可以內線打,也可以是德羅贊和馬修斯沖擊籃筐。
這就是防守的意義,不是完全鎖死對手,而是讓球隊通過防守和進攻,獲得一些回合上的優勢。
森林狼的表現無疑是成功的,他們雖然沒有一下子擴大比分優勢,但也在穩定的增加優勢。
比如半節下來,他們從4分的領先變成了6分。
雖然和進攻型球隊比賽,這樣的優勢不算什么,但他們一直都在變好就夠打擊對手的了。
反正到了最后幾分鐘,太陽只能孤注一擲,而森林狼有多鐘選擇。
他們客場背靠背的體力弱勢,到了末節其實也就沒有了,太陽球員現在也消耗了很多,雙方只能看關鍵時刻誰能夠做的更好了。
時間來到最后五分鐘,太陽還是繼續出手三分,但很難命中。
倒是德羅贊,又突破進去制造了一次殺傷。
太陽大部分出手是三分,但全部進攻都是三分也不確切。
其實希爾還是有殺進去的時候,希爾的年齡比納什都大,但太陽這幾個球員基本上只有他有這個能力。
可惜的是,希爾這個時候拿球的機會很少。
太陽眾將士還是固執的認為,要拿下比賽就必須三分,就算森林狼對三分嚴防死守,他們也不放棄。
可以說是執著,也可以說是已經沒有其他的辦法了。
而隨著樂福在內線面對弗萊打成2+1,比賽的懸念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