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首發的三分還沒有輪換上來強,特里和佩賈都還在替補席,所以森林狼可以上來就夾擊,給小牛些許三分的機會無所謂。
森林狼非常在意三分防守,但防守不是生搬硬套,他們會根據對手的特點進行調整,防好三分準確來說是防好三分點,針對的是球員和對方的進攻戰術,而不是真的針對三分線。
夾擊諾維斯基并不能讓他得不到絲毫機會,其實諾維斯基這種球員相對來說比較難夾擊,因為他有外線球員的靈活,又有內線球員的身高。
重要的是,小牛還有傳球大師基德,這就是諾維斯基有時候在內線受到夾擊,都能夠接到球的原因。
這方面,后衛受到夾擊要接球就必須跑出去,更容易影響進攻。
當然,基德也沒有那么神奇,小牛每次對上森林狼,諾維斯基也是很多次都要來到三分線外接球。
森林狼上來就高強度夾擊,對于一般球隊來說很難想象,因為這樣的防守自身消耗也很大,但森林狼在戰術執行力的強大下比較容易做到。
而且他們替補席也有人可以輪換,比很多球隊都強。
小牛進攻自然受到了影響,他們的首發陣容得分真是太差。
除了諾維斯基外,第二點特里還在替補席,而第三點馬里昂現在放棄了三分,只會沖擊內線,遇上森林狼被米利西奇克制。
而森林狼有這個防守的能力,小牛進攻受阻才正常。
森林狼這邊,庫里和德羅贊這對后場組合就足夠小牛難受了,樂福還在進攻端積極消耗諾維斯基,也有斬獲。
就算小牛現在的防守差不多接近聯盟第一檔,但終究差了一點,森林狼也是相對輕松的領先。
他們原本歷史上打開拓者都沒那么輕松,別說是現在的森林狼了。
其他的球隊搞不定,只是因為防守沒有到那個等級。
所以小牛剛過半節就迫不及待進行調整,上特里,很快又上佩賈。
他們必須有更強的外線威脅,森林狼才不敢那樣肆無忌憚的夾擊諾維斯基。
要是場上盡是些進攻不好的球員,森林狼無球夾擊都敢上。
小牛這個賽季損失了一名大將,但打球的人還是不少,這就是只有一個超級球星帶來的球隊空間,像是東部的三巨頭,根本沒錢簽優秀的角色球員,任何陣容搭配都是有利有弊。
當然,競技體育整錢肯定大于零錢,因為球星能夠做到的事情,角色球員再多也做不到。
特里、巴里亞、海伍德、佩賈,小牛能夠支撐起九人主要輪換,在季后賽也算是比較厲害的了。
森林狼人數肯定不怵任何球隊,只是沒有特里那么強的球員罷了。
林書豪現在超級狀態消失,只能算是普通的第六人,而特里是超級第六人。
主力對決的時候,森林狼憑借著攻守平衡獲得了優勢。
但在輪換時期,他們的優勢全部都還了回去。
張思新神情嚴肅,心中在思考球隊要不要艸主力,畢竟小牛原本歷史上是總冠軍,在張思新心中威脅程度遠比紙面上強。
但庫里之前受過傷,張思新又有些顧忌。
思考良多,終究還是要先觀察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