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能力強的球員其實可以找機會打破,但能力一般的球員很難在森林狼的防守面前連續發揮。
湖人獲得了領先后,科比打球就從容不迫,會更加配合戰術。
這種情況下的湖人比較難擊敗,森林狼只能穩住防守等待機會。
科比合理打球的時候很強,因為他可以得分的同時給隊友創造機會,但這其實不是最強模式。
畢竟科比跟著戰術打真的更強的話,湖人肯定會想方設法讓他那樣打。
但是不行,科比沒有那種接管比賽無視防守的霸氣,就達不到超級球星的水準。
其實這就是度的問題,科比什么時候無視戰術自己打最能幫助球隊獲取勝利,或者科比什么情況下老實執行戰術有利于球隊,超過這個度,無論是往上還是往下,其實都會傷害球隊。
像森林狼這種球隊,就可以在這個度上做文章。
就算湖人穩穩執行戰術,合理科比帶領球隊領先到了最后幾分鐘,他們也不可能就這樣贏到最后,因為最后幾分鐘這個度已經不行了。
湖人的其他球員,關鍵時刻做不到那么好。
但在此之前,森林狼就可以逼著湖人改變,那就是第三節打出攻勢。
場面不利于他們,湖人就必須改變。
改變之后幾率變低,就進入到了森林狼期待的節奏。
那么,不變呢,那么可能連較低的幾率都不會有。
問原因就是森林狼更強,湖人作為相對弱勢的一方,他們很多時候沒有選擇。
當然,其中的彎彎道道不是幾句話就可以說清楚。
森林狼這種針對西部競爭者的攻防策略,都是教練組花費了大量時間。根據雙方的特點進行制定,又經歷過實戰檢驗的手段。
準備工作做的出色,球員們有實力執行,所以會帶來勝利。
球隊每一次勝利都不是偶然,這就是主教練要做的事情。
“角色球員的發揮就只有那幾種方式,我們把防守細節做好,他們就不會有機會,也不需要什么格外的針對。”張思新中場休息時對球員們說道。
“而對科比,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
張思新的決定或許不會起到作用,角色球員爆發拿下一場比賽也有可能,但森林狼在乎嗎?常規賽多輸一場他們還是聯盟戰績第一。
而穩定堅決的戰術布置,在季后賽會更加有效。
那時候,同一個角色球員是很難再次發揮的。
他們要追分的目標,角色球員永遠不可能成為主角。
競技體育,就是如此的不公平。
所以第三節,森林狼還是對科比嚴防死守,而其他在森林狼相對普通的防守下,也很難打出漂亮的進攻。
張思新的選擇,可以說是非常正確。
這種情況下,湖人只能讓科比來強行出手。
畢竟面對嚴密的防守,只有不合常理的進攻才能找到機會。
這也是籃球比賽的精彩之處,要沒有球星的超級發揮,比賽就有點太平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