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能讓對手肆無忌憚的提速,要做好這一點,我們不是非要跟著對方飛奔,進入到對方的節奏……”
張思新拿出教練組上半場的紀錄,在戰術板上面標記了起來。
“這幾個點,是對方主要得分手最擅長的出手點,我們防守落位一定要站住這幾個位置;這是他們習慣性出球的戰術選擇,還有就是突破習慣……防守也要做好細節。”
“進攻端,我們應該比掘金更擅長打好整體,我們要相信隊友,相信自己。”
掘金那邊,他們的主教練喬治-卡爾也在慷慨陳詞,成為他們很快就能如愿以償拿下勝利。
雙方都一番針對性布置后,下半場開始了。
掘金也是團隊進攻很好的球隊,但他們第三節一開始,才感覺到什么是衛冕冠軍的戰術執行力。
因為樂福不再上場,張思新調整了首發陣容,直接一大四小,不怕對方跑起來。
這不只是防守端起到了作用,進攻端森林狼也展現了他們的靈活。
掘金跑起來個個身體驚爆,但在他們突然發現,在森林狼的戰術配合下,他們竟然有些跟不上。
其實能跑能跳很多時間還不如幾個好的傳導球,難道人可以比球快嗎?
不只是主力陣容,森林狼的良好狀態延續到了輪換時期。
這場比賽森林狼輪休了兩人,替補的選擇應該也少了些,但大家發現,森林狼就算邊緣替補好像也很能打。
還有就是此消彼長,上半場表現還行的掘金替補群下半場忽然沒聲音了。
其實也好理解,掘金的球員并不是個人能力有多強,他們的進攻很多時候是靠著節奏的沖擊,比如反擊中五人一起沖。
下半場森林狼進攻效率提升,掘金得到的機會本來就少了很多。
而落入到陣地戰時,森林狼的防守就可以更好的限制對手,掘金沒有出色個人能力的問題機會暴露出來。
所以很多時候,競技體育就是此消彼長,一方好另一方就會受影響。
特別是籃球、足球這種團體對抗競技,表現更為明顯。
所以到了末節,森林狼獲得優勢之后,掘金打的越來越差了。
反倒是德羅贊和倫納德,打的越來越好。
他們也是靠身體素質,只是掘金的防守沒有森林狼到位,他們陣地上也可以沖進去,這就是兩隊的區別。
最后時刻,倫納德三分命中,森林狼領先到5分以上,比賽就此塵埃落定。
森林狼打西部的季后賽級別球隊,就是這么橫,少人還是可以拿下。
第二天打背靠背森林狼是回到主場,德羅贊和樂福休戰。
張思新讓格林和倫納德首發,五號位還是用佩科維奇。
快船看著內線得分好像不少,但主要是格里芬的沖擊,面對這種,禁區有個大個子就好,沒必要非要協防怎么樣,因為快船不是外線球員殺進來,張思新覺得有力量更好一些。
當然,懷特塞德也會獲得不少機會,練級不會耽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