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熊算打的比較整體,到了第二節,他們的內線也很難發飆了。
因為黑白雙熊要在防守上消耗精力,進攻端就很難一直高水準,畢竟他們的進攻也不算強,強的是綜合實力。
中場休息的時候,張思新就分析灰熊的進攻,覺得他們續不上。
第三節,就到了他們全面反擊的時候了。
下半場上來,尼克斯防守強度提升后,灰熊果然攻不出來了。
這也有節奏的問題,灰熊差不多比賽開始就全力以赴,不像是尼克斯有個循序漸進的味道。
這也是張思新嚴格按照強隊標準要求球隊,尼克斯才能在下半場繼續提強度。
這種情況下,安東尼的個人攻擊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他在高強度防守下,進攻效率下降,但還是有。
灰熊能攻的時候不明顯,對方攻不起來的時候,安東尼這點就可以決定勝負。
所以第三節,灰熊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尼克斯就把比分追了上來。
輪換時期,灰熊也不是對手。
所以到了末節灰熊沒有辦法,他們無法保持首發的防守陣容,因為追不上分,他們必須要上有進攻的球員。
但是,他們就無法保持防守強度了。
灰熊的防守強度,是戰術體系保證,但也需要合適的球員來執行。
他們最后把老將白米勒放在場上,尼克斯要攻就更容易了。
米勒其實不算特別老,但他本來移動速度就慢,在熱火有三巨頭吸引防守注意力還有些用,在灰熊的用處真沒有那么大。
灰熊無法保持防守,黑白雙熊又輪換上的情況下,安東尼和小斯在進攻端就舒服了很多。
他們兩人攻出來了,格林在外線也得到了機會,就像是輪換時期米德爾頓一樣在外線開火了。
尼克斯沒有倫納德防守沒那么強,灰熊用攻擊陣容也確實得到了一些機會。
康利就打的非常不錯,米勒也命中了一記三分。
可是,尼克斯兩個攻擊型明星球員攻了出來,灰熊還是跟不住節奏。
到了最后時刻,灰熊還落后5分以上。
他們冒險包夾安東尼,結果格林在外線又命中三分。
比賽打的最后灰熊依舊沒有放棄,防守型強隊給人的感覺就是在常規賽就全力以赴,他們的戰績也是拼出來的。
但費爾頓的罰球還可以,安東尼也比較穩,所以灰熊還是沒有獲得機會。
全明星后的第一戰,尼克斯上半場有些磕碰的情況下,還是靠著比較強的球隊底蘊給拿下了。
對于尼克斯來說,也是增強信心的比賽。
他們沒有一個全明星的情況下,還是贏比較麻煩的灰熊,說明他們的實力在進步,按照張思新的節奏來,球隊肯定會越來越好。
張思新在常規賽,不會讓球隊拿出全部實力,也算是大家都有的認知。
這就讓球員們覺得,他們到季后賽會更加厲害。
好的主教練對球員的加成不只是戰術或者是眼光,還有勝利的信心。
球員們信任主教練,戰斗力自然會更強,這就是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