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自己還挺喜歡籃球的,每天放學都來打幾場,現在么,還是算了。
“下次吧。”
黑大個和韓羽搭檔較為默契,所以想再挽救一下。
“別啊,來都來了,打兩場再走唄……”
韓羽擺了擺手,露出醒目的鞭痕。
黑大漢一頓,故意瞄了一眼陶子玖,嬉笑道:“以前你總說輕傷不下火線,今天有了‘九妹’不會見色忘友吧?”
“九妹”是男生給予陶子玖的昵稱,學校里追求她的人不少,但似乎都沒有成功。
其實,見兩人從角落并行而來,黑大個和大多數男生的心底,燃起不可抑制的好奇。
一陣善意的哄笑中,陶子玖面頰緋紅,低下了頭。
“走了!”
懶得解釋,韓羽徑直離開籃球場,聽取噓聲一片。
默默走了一段,陶子玖忍不住問道:“怎么不向劉超解釋?”
哦,黑大個確實叫劉超,而且還是班上的體育委員。
韓羽愣了:“解釋?”
陶子玖的臉龐依舊微紅,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釋:“我們只是說事情,不是…不是那種……”
“是與不是,你知我知就好。很多時候解釋不起作用,再說,錯誤的觀點何必浪費時間。”
“啊!”
驚奇之余,陶子玖靜下心來想一想,發覺對方說的好有道理。
“嗯,你說的對,確實用不著解釋!”
到了車棚,花了好一會功夫,韓羽才發現自己的自行車,隨即一同騎出校園。
出了大門,說了聲“明天見!”,韓羽按照記憶向西摸索回家。
注視著同桌離去的背影,陶子玖越發疑惑。
正常情況下,分別時刻,當地通用的口語應該是“拜拜!”
對方從課堂上醒來,陶子玖便察覺到韓羽一系列突兀的言行,令人驚奇!
直到對方消失在拐角,陶子玖才搖了搖頭,慢慢向東騎去。
韓羽一直騎到西關農科所大院,才真切地看到那棟兩上兩下的房子。
推開院門,夢里模糊的場景映入眼簾,真實而飽滿。
左手邊依然是葡萄架和一溜的花盆,右側是廚房和雜物間,樓下客廳和父母臥室,樓上兩間分別歸屬韓羽和妹妹韓蕓。
聽見院門響動,廚房里傳來母親疑惑的聲音:“小羽?”
母親衛蘭在城關副食品廠上班,原先是很熱門的單位,但近兩年效益不好,廠里不僅取消了獎金,甚至連工資也只發八成。
為了應付職工的埋怨,廠辦無奈地宣布執行半天工作制,很多年輕人掙不到錢,干脆離職去外地打工。
“唉!”韓羽立即回應,這時,熟悉的鄉音回歸了。
“先看看書,待會和小蕓下來切飯。”
小蕓即韓蕓,韓羽的妹妹,十六歲,縣中初三年級,即將面臨中考。
“曉得嘞!”像模像樣的寧安土話,已然入鄉隨俗。
葡萄架下,將車停在妹妹紅色女車旁,韓羽拾階而上,到了自己房間推門而入。
床鋪,書桌,衣櫥,墻上張貼著影視以及體育明星畫報,窗前掛著玻璃風鈴,床頭柜上卡式錄音機和幾十盒磁帶,彌漫著說不出的親切。
走近書桌,除了課本和試題卷,還有大部頭的武俠小說,玻璃臺板下壓著自己從小到大的照片。
大的,小的,方形,長方形,黑白的,彩色的,泛黃的記憶再度清晰。
古靈精怪的雙馬尾女孩在門口瞄了一會,悄悄湊過來看照片,然后嫌棄地說道:“哥,照相的時候,干嘛總是傻笑?”
一口老血差點噴出。
捏緊拳頭的韓羽再三提醒自己:她還是個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