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天窗說亮話,給你十分鐘,說的有理,改制承包原則上沒問題。但你要胡說八道,別怪我趕人!”
權衡之后,既然人家有備而來,陶廣輝決定放下身段,聽聽對方的意見。
韓羽輕輕笑道:“其實這件事與國與民都是利好,在寧安與上千人息息相關,放眼省內甚至全國,必將惠及萬千民眾,而叔叔您上任伊始即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必然青史留名。”
白了這小子一眼,陶廣輝沒好氣地說道:“別套近乎!少說虛頭巴腦的,你先解釋一下,總共百十來口的廠子,哪里就上千人了?”
韓羽點點頭說道:“好!既然領導問了,那我姑且拿城關副食品廠舉例。”
這種不落人口實的技巧,令陶廣輝再次高看了韓羽一眼。
“雖然改制直接影響的是廠里百十來人,但新品熱銷之后,副食品公司和門市部、各鄉鎮供銷社、各個代銷店,最少三四百人同樣跟著增收。即便按照一家三口計算,總數破千一點也不夸張。”
面對有理有據的事實,陶廣輝沒法否認,但他故意問道:“你能保證改制后新品能熱銷?”
“不能,世上沒有事情是絕對的。”韓羽不等對方追問,繼續說道:“但我認為,不改制大概率是死路一條,從領導的角度看,兩害相權取其輕才是明智的決策。”
陶廣輝摸了摸下巴,沉思片刻后問道:“明智的決策……你好像自以為很了解我?”
“了解您我不敢說,但您所處的位置以及將來局勢的走向,晚輩略有心得。”
坦然面對陶廣輝的眼神,韓羽接著說道:“從短期來說,副食品廠改制不僅增加職工收入,還能稍稍緩解財政緊張,更可以為其他單位的改制,提供寶貴經驗和相應人才。”
陶廣輝瞇起眼,略帶玩味地問道:“嗯,好像有那么一點道理,那中期又是怎么個說法?”
韓羽整理一下思路,斟酌著敏感信息:“這要取決于寧安各級領導的政治魄力,這次改制成功后,盡快由點到面大膽復制成功經驗,短期內帶動一批銳意進取的優良企業,必將極大改善寧安落后的經濟面貌。”
好半天,陶廣輝都沒有接話。
你特么是中學生?別逗了!這分明是前不久省廳領導作報告的濃縮版!
該不會他家上頭有人吧?
哎呀,大意了!
“小韓同學,你父母是副食品廠的干部?”
看來把對方嚇著了,韓羽心知肚明,微笑道:“我媽是副食品車間主任,我爸是縣里的農藝師,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是本分的農村人。對了,這泡菜就是我媽親手做的。”
“哈!”見韓羽自報家門,陶廣輝忍不住笑了起來:“你啊你,還真是人小鬼大!真不知道你這都是從誰那兒聽說的?”
陶子玖原本在廚房一直擔心兩人發生沖突,可隱約聽到爸爸爽朗的笑聲,驚奇到差點切傷手指。
“我每天都有看時政要聞的。”韓羽放低聲調卻一板一眼地提醒對方。
“偉人在南邊說過:膽子要大一點,步子要快一點!我認為,這是關鍵時期的戰斗號角,大勢所趨,順之者昌啊!”
嗯?
電光火石間,陶廣輝的笑容凝固了,反復思量之后猶如醍醐灌頂。
對于浮沉于宦海中的官員來說,站對立場司最重要的技能,而預判風向是確定立場的先決條件。
韓羽的政治嗅覺,實在太敏銳了。
看見做好飯菜的陶子玖探頭探腦,韓羽隨即笑著說道:“謝謝叔叔接待,不耽誤您的寶貴時間,再見!”
震撼之余,陶廣輝意猶未盡,脫口而出:“這哪行!你看都多晚了,好歹吃一口。餓著肚子回去,你爸媽還不知道怎說我呢!”
“真不客氣!”韓羽拎起書包,沖莫名其妙的女孩笑了笑。
“對了,我忽然想起,有人說過家里的米只夠她和叔叔兩個人吃。”
說完,韓羽揮了揮手,從容離開陶宅。
陶子玖快氣死了。
這混蛋,竟然當著爸爸的面告自己的狀?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小氣鬼!
看著父親變幻莫測的表情,她決定勉強解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