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過禮盒之后,老狐貍陶廣輝特意打電話給韓羽,隨即聽從韓羽的建議,以學生文化交流為名邀請尾田新一,日方果然同意,意味著寧安有很大的機會薅到羊毛。
所以,一回到寧安老狐貍就把“拐”來的尾田新一,交給了韓羽,讓小狐貍先探探底。
“尾田新一,初次…見面,請韓羽桑…多多…指教!”
尾田新一一邊鞠躬,一邊結結巴巴地說著不太流利的中文。
在前世哈日的那段時期,韓羽也曾報過日語速成班,雖然最后沒拿到簽證,但日常對話還能應付。
“‘我的洗衣機’,很高興認識你。”
“原來韓桑能說日語,真是了不起!”
尾田新一和爺爺的貼身秘書宮本森如釋重負,直接改用日語對話,不過依然保持著敬稱。
“勉強能說些日常用語,算不得什么。”韓羽站在大寧河埂上隨意地說道:“反倒是尾田桑漢語說得很好比較難得。”
“什么?”尾田新一不解。
韓羽饒有興趣地問道:“傳聞你將來要執掌尾田會社,而蘇省經濟潛力明顯高于皖省,各項優惠政策舉措對資本來說更為有利……所以,華夏之行算是一次考驗么?”
尾田新一深受祖父熏陶,謹慎地回答道:“按照會社的制度,我目前并非代表團正式成員,所以,沒有資格做出任何決策。”
點點頭,韓羽轉而面向河堤之下的寧安城區,問道:“那尾田桑先說說對寧安的初步印象吧。”
一片不算密集的老舊城區,幾條位于鬧市的街道上人流如織,卡車、小貨車、三輪車穿梭在各條道路上,更遠處是連綿的田野丘陵,天際之處隱隱的山巒起伏。
斟酌了好一會,尾田新一才說道:“有活力的小城,也具有年代感,未來會更好……”
看山是山不能算錯,但明顯火候差了一點。
韓羽指了指北邊:“去金陵,車程三個小時。”
指著東方:“申城,五個小時。”
再指著東南:“穿過浙北到杭城,四小時。”
又指著西北:“那里有數百萬勞動力以及充足低廉的農產品。”
最后指著城區說道:“這里工人的月薪不足兩百元,每周休息一天。”
尾田新一若有所思,想了一會說道:“據我所知,皖省招商引資的優惠力度不如蘇省。”
“這恰恰是尾田社長讓你來的原因,因為換個角度你會發現,這正是寧安的優勢。”
看著韓羽嘴角露出的神秘微笑,尾田新一沒明白這句話的含義,他不禁抬頭向宮本森求援。
作為尾田太郎的秘書,宮本森在管理和分析方面的能力毋庸置疑,雖然起初并沒有覺得寧安有怎樣獨特的優勢,但韓羽一連串的指點江山,他隱約捕捉到一絲靈感。
“韓桑的意思,相比沿海區域,寧安更靠近勞動力和原材料的產地,更具成本優勢?貴國戰略上‘人取我棄,人棄我取’的說法,對嗎?”
“利潤最大化固然符合資本特性,但我的意思卻非零和博弈!”
韓羽搖搖頭,繼續說道:“或許你們意識到,狂歡過后的貴國金融岌岌可危,與其謹小慎微不如積極進取,率先投資皖省未嘗不是明智之舉。”
前世,韓羽在學習日語的同時,也曾關注日國重大事件,意義深遠的“廣場協議”是其中之一。
1985年9月22日,在美英德法的壓力下,日國政府被迫簽署“廣場協議”,在五國政府的聯合操縱下,日元快速升值。
隨后,日國房地產市場達到離譜的地步,泡沫急速飆升,甚至有人狂妄的聲稱:僅僅東京的地價就足以買下美國!
進入90年代后,國際資本已經盆滿缽滿地悄悄離開,日國金融系統逐漸陷入流動性不足的困境,雖然日國采取財政緊縮應對,但房價崩潰的情況導致銀行系統陸續出現大面積壞賬。
直到92年底,日國經濟繁榮的假象徹底破滅,陷入長達十幾年的衰退也沒緩過來,被RB民眾稱為“失去的十年”。
號稱知華派的宮本森,這次真的呆住了。
正因為尾田太郎敏銳地意識到即將爆發的危機,才組團到大陸投資,整個代表團知道實情的沒幾個。
可這個蝸居華夏內陸小城的中學生,竟能如此精準地判斷!
和宮本森的震驚不同,尾田新一卻對韓羽的論調不以為意。
“韓桑,言過其實了吧?投資從本質上來說不是為別人培育市場。”
“哦?也對!”韓羽的表情一下生動起來:“接下來我們談談五一郊游的安排如何?”
尾田新一愣愣地看著韓羽,最終木木地答應了對方熱情推薦的觀光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