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羽上樓,推門看見妹妹的慘狀,逗她道:“去茶田采茶賺了多少工錢?”
知道哥哥打趣,韓蕓難得沒有跳腳,有氣無力地說道:“你玩的開心,哪知道茶農家的辛苦?”
“說說看,怎么個辛苦法?”
“小何爸媽和她大姐每天炒茶大概三十多斤,現在收購價每斤一塊多,還被茶廠故意壓價,存了大幾百斤賣不出去,愁死了。”
韓羽隨口說道:“那就別賣給茶廠,花點錢訂一批塑料袋和硬紙盒子,半斤一袋裝在盒子里,找人拿到車站門口,四塊五塊一盒,每天隨隨便便十幾盒不費事。”
嗯?
韓蕓跟不上思路,一時半會弄不明白。
韓羽告訴她,零售比買給茶廠利潤高得多,哪怕給車站小賣部代賣,賺的錢至少多兩三倍。
“真的?現在有人這么做?”
如果真有人這么做,她倒是想介紹給小何,讓好友家也能寬裕一點。
韓羽估計即便有,也絕對不會多。
在這個時代,小縣城經營茶葉的農民和小商販,哪里知道“包裝”的重要性?
前世,無數血淚教訓讓韓羽學到一條人生經驗,“買櫝還珠”的真正內涵是包裝可以比商品貴,而且還賊好賣!
不過這也打開了韓羽的思路。
錄像帶這種高科技項目本錢過大,眼下操作難度不小。
但低廉的茶葉不一樣,收過來包裝一下再轉手出去翻倍的利,要是裝進鐵罐按照高檔名茶的價格銷售,三倍的利也不難,以小博大到是可以玩一手。
設計包裝,訂做紙盒鐵罐,收茶葉分裝,找銷售渠道,這對老業務員韓羽根本不是事。
忽然,韓羽瞄向妹妹桌上的大金豬,壓低聲音神秘地說道:“想不想跟著哥發筆小財?”
天生的敏感讓韓蕓忘了疲憊,一躍而起擋在書桌前斬釘截鐵地說道:“不準打我小豬的主意,你上次上上次借的錢都沒還!”
“咳咳~”韓羽臉上不由的發燒,好一陣慚愧。
從小到大他基本存不住錢,而韓蕓完全相反是屬“貔貅”的,平時的零花錢過年的紅包都小心翼翼地塞進了大金豬。
所以,缺錢且不方便找爸媽的時候,韓羽只能厚著臉皮向“小富婆”花言巧語借錢。
看著韓蕓如同驚弓之鳥,韓羽暗暗發誓:保證最后一次忽悠妹妹!
于是,韓羽給妹妹講了一遍投資理財的美好前景,有理有據地分析“包裝茶葉”的生意,最后拍著胸脯保證:一個月后不僅能雙倍返還全部借款,還能讓何玲家賣掉所有茶葉增加收入。
韓蕓在心里算了一下,收一級茶葉半斤一塊五,紙盒五毛,賣五塊可以獲利三塊;收特級茶葉半斤四塊,鐵罐一塊錢,賣十五塊就能獲利十塊。
這生意除了何玲家能得到雙倍收益,自己這一塊也能賺到錢!
韓蕓心動了,可是想到老哥坑了自己好幾次,最后要求韓羽寫保證書。
韓羽二話不說,提筆一揮而就,于是打開金豬,點算下來,六十六塊七毛八分。
即便席卷妹妹的存款,錢還是不夠,按照預計,至少要兩千。
于是韓羽想起了史大偉,決定明天找他聊聊,再和妹妹一起找何玲父母談談。
五月二號,課間,韓羽到高三三班找到史大偉。
見韓羽主動過來,史大偉很高興,趕緊說他朋友還能搞到流行歌曲錄音帶、明星貼紙、游戲卡帶等貨源。
韓羽問他是不是想開一個批發鋪子,否則就要細水長流地找店鋪出貨。
史大偉沒想到倒賣到賣也會這么麻煩,頓時皺起了眉頭,而韓羽則趁機講了包裝茶葉的生意,最后對他說合伙或者投錢都可以。
“合伙怎么說?投錢怎么說?”
“合伙的話按照出資比例和權責確定股份,賺了錢按比例分紅,賠了承擔相應損失。投錢的話算我借的,一個月連本帶利還你120%,兩個月150%,最遲三個月按照雙倍全部還清。”
史大偉正在權衡合伙和投錢的優劣,卻聽見身后陶子玖喊道:“韓羽,尾田新一找你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