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皖南晚報》的外派記者,苗靜從來沒想到會在小小的寧安城,親歷震撼人心的一幕。
雖然沒趕上開頭,但她卻親眼目睹沖突發生的那一幕,當衛蘭倒地的那刻,她很惱怒甚至想上前理論。
但韓羽搶在前面一腳踹過去,繼而痛揍龍建軍都讓苗靜感到無比的暢快!
隨后莊宣懷和陶廣輝介入,本以為事件會平息下去。
卻沒想到,這個初生牛犢面對縣長不僅毫無畏懼,反而擲地有聲地講出這一番振聾發聵的話語,簡直顛覆了她對中學生的認知。
最終,老練的莊宣懷沒有再為難“為民請命”的少年。
而面如土色的龍建軍迫于壓力,向衛蘭低頭認錯道歉,隨之灰溜溜地離開了廠子,至于追究韓羽的事提都不敢提。
“咔嚓!”
正義得到聲張的瞬間凝固在鏡頭中,苗靜甚至已經想好了這期稿子的標題。
衛蘭和韓羽一起,向近百名聲援的寧安百姓,鞠躬致謝。
“感謝大家!謝謝了!”
人群中爆發出一陣陣的歡呼。
隨著人群散去,仿佛打了勝仗的寧安百姓,將韓羽的慷慨陳詞傳播的人盡皆知。
一直關注著韓羽的苗靜,忽然發現,對方將母親送進副食品廠后,到商店里提了一條紅塔山,丟給始終跟隨著他的六七個漢子。
這操作……苗靜有些看不懂了。
等那些人笑嘻嘻地和韓羽告別,苗靜忍不住走上前,理了理齊耳短發,輕聲問道:“沒看出來,小小年紀還藏著這一手啊!”
韓羽扭頭一看,短袖襯衫,牛仔褲,挎著相機,拿著速記本,特別是胸口的證件卡……臥槽,好大!
特么的……不能亂想!
看著韓羽的視線,苗靜似笑非笑地問道:“沒看夠?”
“嗯!不,沒……”不管“是”與“否”都會送命,于是只能裝傻:“咳,記者姐姐不會要采訪我吧?”
什么叫“記者姐姐”?
但很顯然,相對于中性化的“記者同志”,韓羽脫口而出的稱呼至少不那么令人反感。
“不行嗎?”苗靜略帶諷刺地說道:“采訪新鮮出爐的寧安名人,是我的職責,你不會不敢接受吧?”
韓羽斜了記者小姐姐一眼,沒好氣地說道:“記者更應該知道尊重別人的隱私權,何況我還是個中學生!”
自從見識到對方買了一條紅塔山酬謝請來的“幫手”,苗靜自然不會被假象欺騙。
“公眾人物沒有隱私權!何況,你的某些行為根本不像中學生!”她指了指腰間的相機說道:“哎,要是不小心把照片曝光在報紙上,不知道衛廠長會不會難過?”
韓羽實在吃不準,苗靜到底拍沒拍,只能認慫。
“我的小姑奶奶!采采采,我隨便你采,總行了吧?”說完掉頭就走。
苗靜一愣,趕緊追上去問道:“既然答應了,那你還跑什么啊?”
指了指前面,韓羽說道:“咱倆不能站在大馬路上吧?到前面店里坐下來再說。”
老吳面館。
四塊鍋邊饃,色澤金黃;
兩份招牌小餛飩,筒子骨的湯底,鮮香撲鼻。
作為寧安特色小吃,雖然過了飯點,依然顧客盈門。
擠在角落的苗靜,用湯勺撥開芫荽和蔥花,盛了一口清湯放到嘴邊輕輕吹涼。
“別以為一頓美食就可以打發我!”
“那,你下次想吃的時候,知會一聲。”韓羽說完,夾起鍋邊饃咬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