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晚會過后,寧中高三年級進入難得的緩和時期,老師們多了一份關懷與溫情,不再終日虎視眈眈,課堂上除了強調“重點題型”,更多的是對尖子生的答疑解難。
然而,最后一次模擬考試過后,史大偉還是哭喪著臉來找韓羽。
“老大,完了,我這回還不到350……”
韓羽也剛剛統計好成績,441,依然保持艱難地增長。
陶子玖突破五百分,終于奪得全校文科第一。
“沒事,你不是喜歡做生意么?只要你爸不反對,以后負責天門吧。”
韓羽始終覺得史大偉有一定的經商天賦。
比如,韓羽稍微透露了橋南開發區的風聲,他就陪著他爹史有良搶先找陶廣輝以及城建、土地等部門拉關系打探消息。
鑒于良友建筑公司在寧安赫赫有名財大氣粗,還有天門公司這層關系,渴求社會資金的陶廣輝與史家父子深談之后,在基礎條件滿足的同時,雙方約定了“三個特別條款”。
高檔住宅不得超過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二十的普通住宅用于廉租保障房,月租金不高于最低月薪的百分之二十。
當橋南住宅區“3個20%”的條款公開后,瞬間獲得社會各界的好評,不僅陶廣輝獲得極高的官聲,就連良友建筑公司也被百姓譽為“良心開發商”。
自此,“320條款”逐漸成為寧安開發商品住宅的“硬標準”,令后來者不敢越雷池一步。
到了六月底,天門賣茶女團靠著“苦情戲”和四大名茶禮盒席卷蘇南,與金陵、常州、無錫二十多個客戶達成合作,首次回款超過兩萬元,形勢一片大好。
而天門男團拼盡全力,雖然突破原先一萬五的計劃,但沒有達到兩萬,其中禮盒在皖南不如蘇南吃香。
看著歡喜雀躍的何芳和兩名半路出家的紡織女工,為了扳回面子,趙剛決定把皖省交給手下,當眾提出要直接“殺進”大碼頭申城。
馮小可有些擔心地提醒韓老板,銷售部兩虎相爭,很容易激發內訌搞派系斗爭。
趙剛與何芳叫板,韓羽沒有攔著。
公司初創時期,手下的人沒有血性沒有榮辱感,還不如關門大吉。
“天門公司的理念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每個員工一視同仁,要錢要人要地盤,只要你敢要我就敢給!不過,既然你趙剛要了申城,那就得給大伙說說,一年能回多少款?”
面對韓羽的追問,趙剛想了想,他認為申城從經濟總量上來說比蘇浙兩省要強,于是咬咬牙說道:“一百萬!”
哇,眾人都被趙剛的目標驚呆了!
韓羽忽然問道:“如果浙省也交給你呢?”
“給我兩個人,一百八十萬!”趙剛沒有退縮。
韓羽這才笑道:“做個年度計劃,再去學開車,公司給你配輛小車。”
什么?!
不是開玩笑吧?現在小車都十幾二十萬,公司有那么多錢嗎?
“韓董,您說真的?新車可不便宜!”趙剛以為是開玩笑。
韓羽擺了擺手:“車的事你不用操心,保管拿到駕駛本就有車開。都說人靠衣裝馬靠鞍,申城大碼頭,你開車去談生意跑市場,既有面子也省事。”
見韓羽沒開玩笑,趙剛立馬拍胸口保證完成任務。
看著趙剛神氣活現,何芳好幾次張口都沒說出話來。
韓羽則笑著說道:“男女平等,要是何姐能做到一百萬以上,一樣有車。”
何芳眼睛一亮,說道:“那把山東河南給我,再給我三個人,我保證兩百萬!”
“去學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