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聽過了哈拉少的一番分析,他的這份信心隨即發生了動搖。
并不是那哈拉少的言論有多么大的說服力,而是他當初抱有的那份信心只不過是自欺欺人而已。
記不清是哪位哲學家說過的一句話,當你無法改變結果的時候,最好學會去享受這個結果。
伊萬諾夫放下了窗簾,苦笑一聲,搖了搖頭。
可不是嘛,他無法改變這個結果,也就只能是伙同哈拉少一起去享受這個結果了。
后排座上,黃罡也撩起了車窗紗簾。
不單是欣賞莫思柯的繁華街道,更是享受街邊路人對自己的那種注目禮。
奔馳唉。
防彈的唉。
掛著的車牌還是紅色的唉。
羨慕不?嫉妒不?
告訴你們,這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實在是太他么爽了。
正爽著。
黃罡突然一怔。
立即捅了下身旁的楊寧,急沖沖嚷道:
“老三,快看,那不是張大志嗎?”
楊寧聞聲,立刻俯身過來,透過黃罡這一側的車窗,剛好看到了蹲在路邊的一名乞丐。
哦,不。
嚴格說,不是乞丐。
因為那人的面前還豎著一塊木牌,木牌上分別用老大哥國的文字和華國文字寫了兩行字。
楊寧不認得老大哥國的文字,但華國文字,他卻看得很清楚。
麻衣看相。
“是他。”
楊寧做出了肯定的答復,但隨即又表示了疑問:
“他怎么會淪落到這種地步了呢?”
黃罡端出了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惋惜模樣,搖著頭,嘆著氣,道了聲:
“這就叫多行不義必自斃……也可以說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啊。”
楊寧無奈苦笑。
這個黃老大,這會又楞充大尾巴驢了,想那去年底,被人家張大志給堵在小巷中的時候,咋沒拿出這番氣度來呢?
在心里正埋汰著黃老大,腦海中忽地閃過一道靈光,上輩子記得的一個詞匯莫名其妙地蹦了出來。
外包。
沒錯,外包的確是解決目前生意上所遇困難的最好辦法。
進貨渠道和銷售渠道的建立,他跟黃老大必須是親力親為,即便做的沒有別人好,那也不敢交給別人去做。
但,接貨,裝貨,運貨,卸貨等等這些苦力活,自己跟黃老大要還是親力親為的話,那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不是說吃不了這份苦,也不是說丟不起這個份,而是效率上的低下、精力上的消耗,實在是讓人無法接受。
如果能把張大志這種人歸攏過來,勢必能派的上大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