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建軍雖然不太能搞得明白財務投資這個新名詞,但也基本上聽懂了楊寧提出來的方案。
確實是一個能破解他所遇到困局的好辦法。
此局困惑他已久。
把陳曉暉拉進他的生意中來,只是他想到的一個破局辦法。
然而,陳曉暉的父母眼看著就要退居二線了,這張保護傘還能打多久,真不好說。
再說了,即便陳曉暉的父母能永久留在臺上,面對毒禍之時,恐怕也是無能為力。
繼續尋求別的保護傘也是一樣的結果,或許可以護住了黃和賭,但同樣護不住一個毒。
似乎,只有退出這塊是非之地,方可徹底解決自己的憂慮。
可退出,卻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
且不說自己舍不舍得的問題,單說手下那一幫跟自己出生入死十好幾二十年老兄弟的意愿態度,就讓他難以做出退出的決定。
一句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但,楊寧支出來的這一招,卻可以繞過這些難點。
成立這么一家公司,他華建軍以大股東的身份繼續于形式上統領著他那幫手下弟兄,再把這公司的經營管理權下放給手下弟兄,如此模式,估計不會遇到多大的阻力。
而一個不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也確實可以讓他最大限度地遠離這塊是非之地。
不過,如此一來,又有了一個新的問題自然產生。
以這種形式退下來之后,他又能干點別的什么買賣呢?
“我也替你想好了。”
端坐茶臺對面的楊寧輕松笑道:
“去搞房地產,未來三十年最為火爆的一個產業,且沒有之一。”
聞言,華建軍不由一怔。
彼時,住房改革尚未開啟,百姓居住仍舊以公房為主,各種商品房只是做為輔助,市場空間極為狹小。
這樣的市場環境……
華建軍下意識地鎖起了眉頭。
他想到了另一個關鍵詞。
城區改造!
眼下,帝都城區的工地是越來越多,一幢幢高樓大廈跟賽跑似的,爭先恐后的立項、施工、并拔地而起。
還有道路。
市衙門已經放出風來,要想富先修路,未來幾年,帝都市政工作的重點便是修路擴路。
不管是蓋高樓還是修擴路,每一樣工程都會牽扯到民居拆遷,一根扁擔兩頭沉,衙門那邊能顧好一頭就算不錯了,而民居拆遷一頭,勢必會依靠社會力量。
也就是說,雖然眼下看那房地產產業沒多少肉,但假以時日,這個產業必將長肥長壯。
想明白了這一點,華建軍的眉頭隨即舒展開來。
“既然你如此看好房地產,那我就想不懂了,寧,你為什么不投身到這一行業來呢?”
楊寧淡然一笑。
喝了口酒,吃了口菜,再點上根煙。
“我說我要退休,您不信,我自己也不信。但我要說我追求的是閑云野鶴一般的生活,不管您信不信,我反正是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