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寧開車先將老爸送去了工廠,回過頭來,再去了弟弟妹妹的學校,為他們兩個辦理了轉學手續。
在街上溜達到了快十一點鐘,給弟弟妹妹還有老媽各買了一套適合帝都中秋季節穿著的衣服,隨后回到了老爸的工廠。
老楊同志的下崗手續辦起來也不復雜,此時,早已辦妥了手續的老楊同志正在廠子門口安慰著另外兩名工友。
看得出來,老爸跟那二位的關系應當是很鐵。
楊寧停了車,搖下了車窗,招呼了老爸和他那兩位工友一聲。
老楊同志隨即驕傲道:
“我兒子來接我了,那就不跟你倆多聊了,晚上有空的話,來我家吃飯,咱兄弟幾個再喝頓告別酒。”
上了車,老楊同志長嘆了一聲,不無感慨道:
“這日子,何時是個頭啊!”
那二位,年紀跟老楊同志相仿,手上的活也不比老楊同志差,都屬于那種看過了圖紙,上了車床一次便能拿出合格部件的技術型老工人。
老媽在后排座上左手攬著二兒子,右手攬著小女兒,帶著三分埋怨的口吻道:
“你啊,就別替他們犯愁了,咱們家要不是寧兒爭氣,過得還不如人家呢!”
老楊同志又是一聲悶嘆,不再言語。
楊寧調轉了車頭,側過臉來,看了眼悶悶不樂的老爸,笑道:
“你可以把下崗理解為人生的末路,也可以把它理解為人生的一個新的起點。”
老楊同志像是被觸動到了,不自覺地將視線轉移到了楊寧這邊。
“所謂天無絕人之路,只要肯吃苦,只要能豁的出去,總是能夠找到別的路……”
老楊同志若有所思道:
“說起來倒是簡單,賣個早點,擺個夜市,好像到處都是路,可做起來……唉,都去賣早點擺夜市,哪有那么多生意好做呢?”
這是實話。
將近百萬人口的彭州,趕在這兩年間下了崗的各廠工人,往少里說也得有個七八萬。
都去賣早餐擺夜市,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大伙都吃不上飯。
老楊同志黯然搖頭,接著哀嘆道:
“就拿我那兩個師兄弟來說,能把自己喂飽不餓著就已經很不錯了,哪有什么能耐給別人做早點呢,擺夜市更別扯……”
前方有個騎自行車的大嫂好像是要過馬路,楊寧放慢了車速,同時按了下喇叭。
并非人行道,但大嫂圖近,就是要視交通規則為廢紙,視自己的人生安全為糞土,你開車的也是拿她一點辦法也沒有。
只能是讓她先行。
坐在副駕座位上的老楊同志像是被招惹到了,中斷了自己的表達,氣鼓鼓嘟囔了一句:
“真沒素質!”
楊寧倒是不怎么在乎,僅僅是呵呵一笑。
再過上個十幾二十年,只要不直接躺在你車前的人,都算是相當有素質。
重新踩下了油門,楊寧笑著回復了老爸:
“如果你那倆師兄弟能豁的出去痛下狠心的話,可以去南方走走,就憑他們的那身手藝,找個一月開兩千工資的活,恐怕并不是件多難的事。”
說這話,楊寧并非是依靠他上輩子的見識而做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