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寧'火上澆油',當即再宣布了一項承諾:
“打今天開始,這食堂隨時來隨時能吃飽吃好,中午晚上,哪一餐要是少了兩個硬菜,你們都可以指著我楊寧的鼻子隨便罵!”
群情,徹底振奮。
有少數按捺不住的,恨不得放下筷子立馬開工。
華建軍并沒有打算瞞著楊寧,中午吃飯時,將建立自己建筑隊的打算跟楊寧通了氣。
原本以為,這種反常規的計劃或許會遭到楊寧的反對,華建軍還特意準備了一套說詞用來說服楊寧。
哪知道,那楊寧聽完了華建軍的計劃之后,愣都沒打一下,便表示出了大加贊賞的態度。
“這個想法好!
房子這種商品,可不像別的什么,用著不合適了,隨便就能更換。
很多人家,一輩子可能就會買那么一套房子,合適了,開開心心一輩子,不合適,擰擰巴巴一輩子,所以,咱們要么不建,要建,那就得建出個最好質量的房子來。”
這也正是華建軍的理念。
楊寧背后的那個人,或許能從法律層面上將他托上岸,但在社會層面上,唯一能把他托上岸的,只有客戶口碑。
當有那么一天,人們一旦提到君華地產所打造的住房,無一不豎起大拇指來,他華建軍才算是真正上了岸。
“但這樣一來,咱們建造房子的成本可能就會比競爭對手高出許多……寧,華哥還是有些擔心啊!”
做為房地產開發公司,不可能做得到這邊一個樓盤剛結束,那邊另一個樓盤便開始動工。
這中間,要么會出現工期上的重疊,要么會產生時間上的空窗。
養一支自己的建筑隊,工期重疊時指望不上,出現空窗的時候還得照發工資。
正因為如此矛盾,其他所有的房地產開發公司才會采取工程外包的方式。
陪伴了華建軍整個旅程的伊萬諾夫,此時跟華建軍已經混的溜熟,雖然這房地產開發的買賣跟他扯不上半毛錢的關系,但他依舊在苦思冥想,為華建軍出謀劃策。
“成本高,但你建的房子品質也高,提高些賣價不就得了?”
華建軍苦笑搖頭。
貨比三家,對內行來說,比的是質量,而對外行來講,只會比價格。
而在住房方面,百分之九十九的買家都是外行。
一計不成,再出一計。
但伊萬諾夫想出來的計策,全都遭到了華建軍的搖頭否定。
待伊萬諾夫再也說不出話來之時,楊寧淡然一笑,開口道:
“這個矛盾很好解決!”
華建軍兩眼不由一亮。
我他么就知道,什么難題都難不倒楊寧這小子。
“華哥,你把你的建筑隊多加兩個字,變成建筑骨干隊,你再琢磨琢磨,問題是不是解決了呢?”
同桌的伊萬諾夫聽了之后,是一頭的霧水。
但,華建軍的兩只眼睛卻逐漸放出了光芒。
沒錯!
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只要掌握住了技術骨干,三五人便能撐起一支建筑隊。
至于那些只會出把力氣的人,還還不是隨便就能找來一大幫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