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輩子在閱讀此方面的文章時,楊寧對這個時間點并沒有多在意。
偶爾想起來怎么會那么巧就趕上了圣誕節,也只是歸咎于水到渠成時剛好趕在了這個節骨眼上。
但親自經歷了這場變故時,楊寧才體會到了老葉同志的良苦用心。
這么一場變故,對國內中高層人物以及國外精英層來說,因早有預知而震驚性平常。
但對于國內基層人們以及國外普通民眾來講,卻無異于一場十二級地震,足以掀起百米之高的驚濤駭浪。
而選擇圣誕節這一天對外公布,恰好能借用人們的信仰以及數百年來養成的圣誕節惰性,來沖抵這種精神上的地震海嘯給人們帶來的負面作用。
饒是如此,那伊萬諾夫聽到了楊寧的話語,也是不由一驚。
毛茸茸的一只大手居然連只酒杯都未能端住。
咣當一聲。
掉在了桌上。
對面,卡洛夫斯基也是猛地一怔。
同時呢喃道:
“怎么會那么快?怎么可能那么快?”
身為大院子弟的華建軍,痛恨正治,卻又免不掉的喜歡研究正治。
老大哥國這一年多所發生的種種事情,他雖然遠在幾千公里之外的華國帝都,卻都看在了眼里。
楊寧說出來的可靠消息,完全符合他的分析判斷,這一次他之所以要冒著嚴寒來這莫思柯,與其說是為了幫助楊寧而趕巧了,倒不如說是他為了緬懷老大哥國而趕巧幫助了楊寧。
“熊哥,節哀吧!”
華建軍幫著伊萬諾夫收拾了酒杯,擦干了桌上灑了一片的酒水,再給伊萬諾夫重新倒上了酒,并端到了伊萬諾夫的手上。
“該來的總是要來,該走的,也總是要走,老大哥國雖已不在,但他的精神卻萬古長存!熊哥,干一個,為你的祖國送行……”
伊萬諾夫深吸了口氣,閉上了雙眼,一顆偌大的淚珠從一側眼角處滾落了下來。
再一個呼吸。
伊萬諾夫睜開了眼睛,臉上重新現出了笑容。
“你說得對!
就像是一個躺在病床上的得了絕癥的老人,與其茍延殘喘,真不如痛快離去。”
……
圣誕節后的第三天。
黃老大的開始了他的賣場的結構改造工程。
層高將近八米的廠房,改造成上下兩層的賣場,中間不管是以鋼結構建造樓板,還是以框架混凝土結構來隔斷樓層,均是綽綽有余。
鋼結構的工期短,造價低,但缺點是踩上去的感覺不怎么實在,尤其是人多的時候,很容易產生振動搖晃感。
雖然安全性也能得到足夠的保證,但最終還是被黃罡所擯棄。
他并不擔心工期長。
晚他個兩三月再開業,剛好可以冷一冷巴蜀省那邊的供貨商。
他已經探聽到,三弟楊寧的供貨,現如今主要依靠一撥十多個當初跑單幫的倒爺。
而巴蜀省那邊,天高路遠,進出不便,基本上不在那幫倒爺的考慮范圍內。
所以,巴蜀省的那些個供貨廠商,能依靠的,只有他黃老大。
冷他一冷,自然會多出幾分降價的可能。
他更不怕多花錢。
三弟楊寧那邊的賬上,還欠著他三百八十萬刀的現金呢。
這筆錢,用來提貨勢必要挨三弟楊寧的宰,真不如用在自己的賣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