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黃老大還是很有商業頭腦的。
或者說,他抄作業的能耐絕逼一流。
只是走馬觀花隨便瞅了幾眼楊寧賣場的生意,并偷偷看了幾次楊寧工地做出來的地下一層的結構布局,黃罡便對自己家的生意有了新的思考。
搞零售,利潤雖厚,但在走量上,卻只能是批發的一個零頭。
魚,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誰他么說二者不能兼得?
一層搞零售,二層搞批發,一層的裝修風格要適合普通人家逛街購物的心理需求,二層的布局設計,則要方便于商販們的進貨。
另外,還要劃出一些空間,招募幾家做餐飲的商戶,做為整個賣場的配套。
至于空間略顯不足的矛盾嘛,那也不難解決。
只需要把倉庫騰到外面的空地上即可,而混磚結構的平房,蓋上他個幾百平米,那也多花不了多少米金。
整個工程的施工難度和工作量并不算有多大,但老大哥的工人們干起活來總是習慣于磨磨蹭蹭,在華國分明是半個月就能搞定的工期,在老大哥工人階級的手里,磨嘰個一個月也都完不了工。
成大事者需不拘小節。
黃罡一咬牙一跺腳,甩出了多一倍工錢的承諾。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
所以,那隔層樓板才得以于過年前搞掂。
然而,一鼓作氣之后,必然是再而衰,三而竭。
黃罡為了趕工期,只能是一次又一次地增加工錢。
終于,于三月底,黃罡以多花了兩倍工錢的代價,換來了工程的如期竣工。
開門營業的大喜之日,定在了下個月的一號。
接到黃罡送來的請柬,伊萬諾夫不由蔑笑。
搞什么嘛!
哪天不好選,非要選個愚人節?
楊寧輕嘆,替黃老大做出了解釋:
“西方的愚人節,總是比華國的清明節要好點吧。”
伊萬諾夫不由一怔,隨即開懷大笑。
這笑聲雖然極盡爽快,但仔細辨聽,卻發覺多少也夾帶著些擔憂的成分。
不光是伊萬諾夫,阿瓦莎,以及其他不少員工,都偷偷跑去那邊參觀過了。
人家黃老大的那個賣場,場面比起他們這只螞蟻不知道大了多少,檔次更是不知道高了多少,而商品種類,同樣是不知道多了多少。
對方的開業,對己方來說,必然形成沉重打擊。
有個別悲觀主義者甚至認為,這將是對己方的一場毀滅性打擊。
伊萬諾夫并沒有那么悲觀。
雖然楊寧一再表示,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面對黃老大的競爭,他是一點招數也沒有,但伊萬諾夫仍舊堅信,哈拉少老板理應早已想好了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