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并不適合走官方途徑。
一不小心走漏了風聲,必然會遭到對立面的各種使絆。把事情攪黃只是基本操作,借題發揮,把好事變成壞事,并成為一個新的攻擊把柄,也將是大概率的結果。
所以,最安全、最妥善、最有把握的辦法,便是將如此重任交付給最值得信任的哈拉少小同志。
對楊寧來說,如此任務確實艱巨。
大表哥國有著近一億的人口,不照著平均一人一百公斤的糧食來計算總量,恐怕根本起不到平復市面食品供應價格的作用。
一百乘以一億,那就是一百億公斤,或者說是一千萬噸。
這個總量,對華國來說不算是個小數目,但絕對能拿得出來。
要是花錢購買,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要是用各種現今武器以及這些武器的生產技術來交換,楊寧相信,不等他把話說完,那功勛獎章就要掛在了胸前。
但問題是,面對這么巨大的一筆交易,怎么操作,他才能撈上一筆呢?
這才是楊寧感覺無比艱巨的癥結所在。
在莫思柯就盤算了一整天,飛往帝都的航班上,又琢磨了六個多小時,在家住了一夜,還是沒能想出周全的計策。
兩頭吃回扣?
可是,在這種貨對貨的交易方式下,自己又能吃到個怎樣的回扣呢?
弄輛坦克擺在自家公司里?還是為貪下來的糧食再專門建個倉庫?
似乎都不可取。
或者,把華國這邊的糧食收購權攬在自己的手上?
賬面上或許可行。
一斤糧食哪怕只賺一分錢,一千萬噸搞下來,那也有個兩千萬好賺。
但問題是,他楊寧膽敢開這個口,大長腿小姐姐必然是一個巴掌甩過來。
一分不賺,全當奉獻?
那更不行!
商人以攫取利潤為天職,這么大一筆交易面前,只講奉獻,不圖回報,必遭天譴。
就在楊寧跟韓梅約好了時間,駕車前去那幢灰色樓房的路上,上輩子的一個記憶片段倏地一下躍入了腦海。
有了!
楊寧一早打過來的電話中并未說明目的,韓梅還以為那個臭小子是為了討要她上次答應的好處而來。
相比楊寧在瓦格號航母上立下的功勞,她承諾給那臭小子的好處實在是微不足道。
給華建軍一個名分,把他之前的賬一筆勾銷,讓他能安安生生去做他的房地產開發生意。
這種事,對韓梅來說,不過是弄份備案文件再簽個字而已,連舉手之勞都談不上。
再說了,華建軍跟她也算是同一個大院長大的孩子,而且,父輩之間還曾有過做搭檔的經歷,于情于理,在不違反原則的前提下,韓梅也理當拉上華建軍一把。
距離約定好的九點半還差了一刻鐘,楊寧便敲響了韓梅辦公室的房門。
不守時的臭小子!
韓梅瞪了楊寧一眼,順手遞過去了華建軍名分的備案資料。
白紙黑字,工整簽名,外加一枚鮮紅公章。
但這些,看過之后便要歸還,最終能帶走的,只有一串八位數的數字號碼。
楊寧默默記下了那串號碼。
“梅姐姐,我這次過來,并不是為了這件事。”
韓梅雙眉輕挑。
那又是為何而來?
楊寧切牙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