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得非常好,非常正確,我完全認同你的觀念。只不過,我剛才所說鄙視你的思想,指的并不是這個方面。
我的意思是想說,單槍匹馬是成就不了什么大事的,但凡成就大事者,其身邊必須聚攏著一幫優秀的人才。”
點上支香煙,楊寧接道:
“就像當初,咱們一起操盤那四架飛機生意時,如果我身邊沒有黃老大帶著你們這些人在基層拼殺,我能那么順利地完成這單生意嗎?
現在換到了你萬雷身上,九霄風險投資和九霄扶貧慈善同樣重要,你萬雷卻說,精力有限,一心不可二用,寧愿放棄九霄投資而一心撲在九霄慈善上,這話乍一聽頗有道理,實際上卻是荒繆至極。
因為,我事先說過,這兩件事,除了交給你萬雷,別的人我并不放心。”
不怎么懂茶道的萬雷試了下壺中的茶水尚未冷卻,端起來往楊寧的茶盞中續上了茶水。
“老板,我懂了!
我會把主要精力放在九霄投資上,賺不到錢,就沒有扶貧做慈善的根本。
至于九霄慈善基金那塊業務的開展,我應該把關注點放在團隊建設和流程梳理上來。”
……
在家的日子過得總是很舒心。
而舒心的日子過得總是飛快。
感覺只是一晃眼,小一個禮拜便過去了。
萬雷從魔都歸來,給楊寧帶回了一條好消息,振華港機的管總被他的誠意所打動,簽署了一份出資兩百萬占股百分之二十的投資協議。
相比投資給中為通訊的任總那份出資三百萬只占五個點股份的協議,投資在振華港機上的協議條款似乎便宜了許多。
但實際上,二者之間卻根本不具備可比性。
三十年后的振華港機,雖然于全球范圍內,在造船造橋等領域的鋼結構產品及設備上占有著強勢地位,但因其行業特點,資本市場給它的估值并不高。
高峰時不到千億,低谷時也就百十來億,單位還不是米金。
相比中為通訊的一點三萬億米金的估值,連個零頭的零頭還不到。
不過,即便以振華港機的低谷期百億估值來計算,現如今的一千萬估值,于二十年后也實現了千倍增長。
夠牛逼的了!
事實驗證了'說曹操曹操就到'這句古老諺語的神奇,剛結束了跟萬雷的通話,心心念叨到的中為通訊的俞程東便打來了電話。
跟中為扯上關系已經有了一年多時間,這期間,楊寧雖然數次前往特區市,卻從未打攪過對方的工作。
不過,做為公司代表,俞程東一直跟他保持著順暢的溝通聯系。
“楊總,公司上半年的分紅已經打到您賬上了……”
正因為楊寧的那三百萬投資,中為通訊渡過了最艱難時期,如今,他們自主研發的第一代交換機已經投放到了市場,并以物美價廉的優勢得到了廣大客戶的一致好評。
市場反響不錯,銷售形勢必然火熱,貨賣得多了,財務狀況也就好了,投入到下一代產品上的研發經費自然也就寬裕了。
錢多好辦事,且又有了一定的研發基礎,那么,第二代產品的研發速度肯定會加快了許多。
上一次俞程東打電話過來說,第二代產品的研發已經到了定型階段,所以,楊寧再接到俞程東打來的電話市,關注點并不在那幾萬塊的分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