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了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年,也就算是到頭了。
遙遠的莫思柯,想去和不想去,各占了一整半。
不想去,是因為家的安逸實在是讓人留戀。
而想去……
咳咳。
當然不是因為在那邊能夠浪得開,而是因為霍蓮金娜……
啊呸!
說錯了。
重說。
只是因為男人必須以事業為重!
對。
倒爺事業。
雖然楊寧早就意識到了,隨著時代的進步,單純的貿易必然要進入到一個薄利時代。
而就現實來說,莫思柯方面在楊寧主導完成的裝備換糧食計劃中嘗到了甜頭,并增強了對華國的信任,且又得到了實力派代表盧什科夫的大力推崇,現如今,兩國之間的民間貿易往來更加開放。
之前,想辦張前往莫思柯的簽證,不找人,不花錢,根本辦不下來。找了人,花了錢,一會缺這項手續,一會又要補那項證明,沒有個十天半個月,也絕對拿不到那張改了章的紙。
但眼下,只需要將備齊的資料遞進窗口,最多十分鐘,便能辦齊所有的手續。
帶來的結果是,每一周從帝都發往莫思柯的兩條線路的兩趟列車,一張臥鋪票被黃牛黨炒到了比原價高出至少一倍。
那些個相信了楊寧所編造的造富故事的商販算是賺到了大便宜,在一只螞蟻租了攤位,便可享受到張大志那邊的貨運服務,單次大批量的走貨,自然能將不菲的臥鋪票錢攤薄為微不足道的成本增加。
但這些個租了攤位的商販,大都是南方人,算不上真正的倒爺。
但不管怎么說,倒爺數量的倍增,使得倒爺的利潤倍減,若不是多了攤位租賃費和倉庫租賃費這兩塊收入,阿瓦莎對著每月的財務報表,幾乎都能哭出聲來。
指望著傳統倒爺生意顯然賺不到什么大錢。那油田每個月往華國發去的十萬噸原油,所獲得利潤便夠阿瓦莎她們吭哧吭哧干上一年。
但,若是把倒爺生意上升一個高度,那景象可就不一樣了。
比如,伊萬諾夫正干得起勁的VCD銷售,一個月掙到的,卻能趕得上好幾個油田。
因而,這升級版的倒爺事業可謂是大有搞頭,不單值得堅守,而且還值得大把投入大力發展。
聯系到了俞程東,說好了出發日子,就當楊寧準備安排訂購機票時,華建軍卻打來了電話,說是有件極為重要的事情需要跟他商量。
電話里說不清楚或是不便說的事,肯定是不是個簡單的事,楊寧不敢怠慢,連忙驅車去到了君寧小鎮。
自打大年初一,那八輛奔馳豪華大巴組成的接駁車隊隆重亮了相,君寧小鎮的名聲火速爆響于各大商業寫字樓之間。
一時間,前來洽談租賃或是購買的商家可謂是絡繹不絕。
但,華建軍所說的極為重要之事,卻與此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