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江盤下一家小規模的金融公司,對楊寧來說并沒有多大難度。
做為亞洲金融中心,香江有的是因經營不善而等著破產倒閉的小規模金融公司。
但問題是,這幾年的生意都是在盧布和軟妹幣之間倒騰來倒騰去,掙到的錢倒是不少,總資產翻了將近兩番,可手中的米金不見增長卻只見減少。
四年前的盛夏,在倫敦撈到的那一票千把萬米金早已用光,存在瑞士銀行的那筆錢,也被他提出了將近五千萬刀。
如今手上只有六億七千萬刀,就這么點錢,拿去跟索洛斯干上一仗,恐怕仍舊是個跟風吃肉的命。
跟風吃肉雖然爽歪歪,幾乎沒什么風險,卻能吃到個滿嘴流油。但畢竟坐不到主桌上,所吃到的肉,也不過是從人家的牙縫中漏下來的殘羹冷炙。
這絕非是楊寧所期望。
即將發生的這一場金融風暴,就在眼前的香江一戰,可以說是他楊寧來到藍星的這一世中,可遇而不可求的一個絕佳機遇。
他一定要坐到主桌上,一定要撿主桌上油水最大的肉吃到個肚脹腰鼓。
所以,他必須提前備足了彈藥。
然而,哪怕是七月一號之后,想把軟妹幣資金從大陸轉移到香江,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四年間,楊寧也曾嘗試過好多辦法,但總覺得磕磕絆絆,不夠安全,于法律層面上,更是漏洞頗多。
但有了大長腿老姐姐的幫助,那情境可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這個忙,對韓梅來說也算不上多大點事。她所坐的位子,所掌握的權力職責,跟金融方面雖然扯不上關系,可對她家里的那位老爺子來說,卻也只是隨便什么時間打上個電話這么簡單。
而打著為了把瓦格號航母給弄回來的名頭,根本不需要韓梅施展什么小棉襖手段,那韓老爺子也一定會欣然領命。
因而,用不著多想,楊寧韓梅二人自然是一拍即合。
領了任務,并得到了韓梅的承諾,楊寧下樓的步伐異常輕快。
因為沒在韓梅辦公室多耽誤時間,所以,當楊寧趕到君寧小鎮時,還不到十點半。
聽聞老板駕到,萬雷連忙終止了投資項目論證會,五步并做三步,急匆匆回到了辦公室。
“老板,是這么一個項目……”
相處了那么久,萬雷早就摸透了老板的秉性,有事直接說,最好少客套,更不能膚淺拍馬屁。
從辦公桌上拿起份早已準備好了的資料,萬雷坐到了楊寧的身旁,認真匯報道:
“歐亞國際貿易公司的楊總打算二次創業,轉型投身于農產品蔬菜產業,他已經成功說服了盛京那邊的領導,在市郊拿下了三千多畝耕地……”
聽到這兒,楊寧明顯來了興趣。
農業,早就是他楊寧所看好的一個產業,早在五六年前,他就已經做了嘗試。
遠東地區的那一千平方公里的荒地,如今已經開發的像模像樣。收益雖然微不足道,一年下來,也就是個八九百萬,但其貴在安穩,風險小。除非是遭遇天災,否則,每一年的收益只會是穩步上漲。
受氣候及地域所限,遠東那塊地只能耕種糧食,而無法涉足蔬菜。可種植蔬菜的收益,卻要比種植主糧要高出了許多倍。
三千畝地,雖然談不上多,但用來生產蔬菜,卻也稱得上小具規模,其前景及錢景,理當看好。
但見老板有了興趣,萬雷接下來的匯報也多了幾分激情。
“歐亞國際的那位老總跟您還是本家呢,他在荷蘭留學生活了好些年,在那邊頗有些基礎。
他的計劃是引進荷蘭的先進蔬菜種植技術,以及歐洲的優良蔬菜品種,所生產出來的蔬菜,除了少部分供應國內市場,余下大部分都將銷往腳盆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