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玨不想過多改變歷史,但是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到來會不會改變原本會統一的歷史。
所以為了統一,為了讓大秦安定繁榮,為了盡快平復戰亂,他有更多戰犯腦袋可以砍,獲得更多的功德作價。
大秦,也要守護。
李玨眼神閃爍,“只是后梁王雖然幕后作亂,但是并未被通緝,殺了他,與我無利,也不能讓人相信,他就是幕后作亂之人。”
只是想了想,李玨便是笑了,“看來,有必要把后梁王給提前逼反了。”
本來后梁王會在大秦統一之后二三年左右,全國搞基建的時候,他才會受不了勞役,帶頭造反。
但是。
如今李玨的到來,可能起了蝴蝶效應,加上后梁王已經操作了孟姜女的事情。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李玨都要讓后梁王付出代價。
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他逼反。
其實也就是把后梁王擺到臺面上,實際上后梁王早就反了,只是外人不得而知而已。
李玨呢喃道:“從孟姜女的生平之中,看到后梁王張耳好像說過,他與朝中有大臣勾結,給了他們資金,才搞出那么多事。”
“此次我無意間平復了孟姜女事件,后梁王和那朝中大臣肯定坐不住,我只需要等待他們露出馬腳就行。”
“不過,也不能讓他們好過,最好是逼他們一把。”
李玨想了想,他記得張耳是被通緝的,不過是小罪名,微不足道。
但是,他可以加以利用。
這一晚。
李玨都在思考對策,他不能讓人牽著鼻子走,更不能讓人壞了他的好事。
大秦推崇法制,雖然嚴苛,但是對于他這種劊子手來說,正合適不過。
讓別人改朝換代,他可還不樂意。
翌日。
李玨點卯結束之后,拿出了尋龍尺,順著孟姜女的生平之中記憶,直接出城,找到孟姜女住處,翻箱倒柜,找到了一份竹簡。
那竹簡是后梁王托人給孟姜女,用來修行獅吼功的。
如今他直接把竹簡給尋龍尺吞了,然后得到后梁王張耳的藏匿方向。
他一路潛行,終于是確定后梁王張耳一行人就躲在西那樣城外渭水河的上沿村落之中。
他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而是糾集了一伙人,早出晚歸,十分低調。
確定了這些玩意,李玨便是直接用御劍術,在上沿的一塊河床石頭之上,刻下了‘大梁興,暴秦亡’六個大字。
并且,這幾個字,是用篆書寫下的。
大秦官方文字,怎么都找不到他頭上。
果然不久,后梁王張耳等人發現了這么一塊石頭,頓時激動地嗷嗷叫,熱淚盈眶。
張耳更是道:“上天待我不薄,這是指引我創建大梁,對抗暴秦啊!”
“即刻派人與呂相溝通,讓他給我們準備三千副軍甲,王翦攻齊的關鍵時刻,我們反暴秦,與他里應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