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大秦已經整裝待發,咸陽城外,渭河邊,一支十萬人的大秦鐵騎,妝容肅穆。
這是真正的大秦鐵騎,乃是嬴政橫推天下,滅掉六國的精銳之中的精銳。
雖然平定六國已經過去了十年八年,但是這支隊伍一支都是大秦的精銳,在驪山鎮守。
驪山營從來都是天下最精銳的部曲,即使是嬴政出事了,趙高和胡亥也一時之間沒有辦法調動這支部隊。
否則的話,趙高就真的是將大秦都給收入囊中。
好在驪山營一直都是聽命于嬴政,對于其他的人,從來都是不做理會的。
除非見到虎符。
也就只有王翦拿著虎符,才調動過驪山營,而直到最近蒙恬拿著虎符,也調動過一次。
此次蒙恬跟著出征,驪山營就全權歸他調配。
除了十萬大秦驪山營,還有二十萬大秦步兵,里面有長槍兵,但是更多的還是弓弩兵,他們是大秦橫行天下的根基。
此次大秦一共出動了三十萬正規軍,還有三十萬太子扶蘇帶回來的兵馬。
太子扶蘇帶回來的,有三萬精銳長城守軍,但是最強大的還是八萬弓騎兵,那是匈奴人!
其他人,都是一路上的各地守軍,實力良莠不齊。
至于匈奴騎兵,那也是被蒙恬重點照顧的,充當精銳之中的精銳,可以說是非常的強大的了。
此次出征,大秦六十萬人馬出動,可以說是旌旗遍地,部曲在咸陽城外已經布置到了渭河兩岸。
一路上,老百姓簞食壺漿,準備了許多食物前來犒勞大軍。
鬼谷子充當軍師,蒙恬當主將,嬴政當吉祥物,李玨當定海神針。
蓋聶虞姬和孫悟空等人隨行。
這一場戰爭,大秦以最強大的實力,要碾壓各路反王。
太子扶蘇和丞相蒙毅,還有廷尉趙騰都是親自來到了城外十里處,恭送皇帝陛下御駕親征。
扶蘇與皇帝淚別,更是懇請李玨保護好皇帝,他感激不盡。
最后給李玨和嬴政下跪送別。
群臣和百姓目送大軍開拔,而直到兩個時辰之后,眾人依舊能夠在極遠處看到大軍的戰旗在飄揚。
可想而知,如此龐大的隊伍,想要前進,是多么的困難。
不過。
都無所謂了,眾人都是目光投向了太子扶蘇。
此次御駕親征,所有人都知道,那是嬴政打算利用生命最后時刻,為扶蘇打下一片天地。
扶蘇咬著牙,他目送嬴政和李玨等人離開之后,立即就轉頭回去,手里還拿著一本書。
那是鬼谷子送給他的一些帝王心術和治國方略的書籍,他知道自己的才能遠不如嬴政,所以希望勤能補拙。
而且如今有鬼谷子當他的恩師,指點他帝王之道,嬴政也不再是那么的苛刻,平日里也會指點他一些東西。
扶蘇自然是進步神速,而不僅如此,他也是努力提升修為,雖然知道天賦有限,但是依舊不肯放棄。
因為他明白,實力越是強大,他越是安全,而且他能夠獲得更久,有更加強大的體魄,處理國家大事。
丞相蒙毅追了上去,道:“太子要保重身體啊,為何如此拼命?”
扶蘇想起了李玨曾經私底下告訴過他,讓他防著點蒙毅,而他回去問了嬴政,嬴政跟他講了一些人性的事。
他此時每次看蒙毅,都多多少少有些膈應,不過依舊是對蒙毅十分的尊重有加。
禮貌的拒絕了蒙毅讓他保重身體的建議,還是決定親力親為,并且加大學習力度。
蒙毅愣了一下,看著扶蘇的背影,撓了撓頭,也不說話了。
他確實很有權力欲望,畢竟誰到了這個境界,都會有一些特殊的想法,談不上更進一步,但是就想要鞏固當前權力。
如果更進一步,談不上造反,但是架空上位,也是可以的。
說實話,他是扶蘇的師父,將來的帝師,更是丞相,身份斐然,如果沒有一點別的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現在看來,似乎扶蘇也變得更優秀了,以后想要在這樣一個帝王手中獲得足夠多的權力,可沒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