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李玨如今的實力,已經與當初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跟孫悟空打上去不能全勝,與菩提老祖更是沒有絲毫可比性。
但是。
孫悟空對李玨的敬佩,還有對李玨的崇拜和尊敬,是菩提老祖都達不到的。
這便是先入為主以及同理心作祟。
孫悟空先遇到了李玨,而且還是在李玨有心算無心之下,對他的修行進行了啟蒙,與他之間亦師亦友,關系融洽,親密無間。
更是在之后為他指點迷津,指點他去方寸山拜師。
特別是最后這一點,指點他去拜菩提老祖為師,更是讓孫悟空覺得他能夠有如今的成就,至少有八成的功勞都是李玨的。
至于菩提老祖的身份,孫悟空一直都是拎得很清楚,那就是授業恩師。
而他對菩提老祖只有敬畏。
李玨的身份,那就是亦師亦父亦友,他的內心只有尊敬親密。
孫悟空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好幾次抉擇,都是李玨幫他下決心的,可以說參與了他前半生崛起的好幾個節點。
自然而然,對李玨這個大師父更加尊敬,稱之為父親也毫不為過。
如今李玨又幫他拿到了金箍棒,而且免除了后顧之憂,更是教他一番駁斥眾人的話術,他對李玨只有無與倫比的尊敬和感激。
四海龍王輪番上陣,不斷的勸說,但是依舊無法改變孫悟空的態度以及決定。
他們便是把目標放在李玨的身上,因為他們覺得李玨竟然是孫悟空的師父,那么他說的話就一定能夠讓孫悟空接受。
不過東海龍王敖廣卻有些信心不足,因為孫悟空如今之所以理直氣壯的反駁他們,就是因為李玨早早的幫他們簽訂了一份協議。
可以說如今他東海龍王理虧,而孫悟空能夠理直氣壯的拿著金箍棒就走,責任全在李玨。
不過,他們還是打算試一試。
南海龍王和北海龍王兩個人輪番上陣,不停的勸說,好話說盡,陪盡小心。
李玨嘻嘻哈哈,打著太極,而他的話術更加圓滿,天衣無縫。
東海龍王在旁看著,眼皮直跳,他已經可以確認,李玨是一個更加油鹽不進軟硬不吃的人。
甚至很有可能孫悟空會如此圓滑以及精明就是他教的,要不然的話,以他在酒桌之上對孫悟空的了解,這絕對不可能做事情如此圓滿和有備無患。
果不其然。
兩位龍王輪番上陣,都敗下陣來,說到最后甚至覺得自己理虧,反而面紅耳赤,不敢再多言一句。
甚至東海龍王覺得如果繼續說下去,說不定他們不僅理虧,最后還要給李玨賠禮道歉,不僅損失金箍棒,反而他們還得搭進去不少東西。
東海龍王心中無奈,徒嘆奈何。
這個時候,西海龍王敖閏出面了,其實他一來的時候就已經在上下打量李玨,顯然是認出了他的身份以及來歷。
不過他一直晾著李玨,不做交談,因為他跟李玨還有一些私人恩怨。
談不上他個人跟李玨的恩怨,純粹是他的兒子敖烈的好兄弟敖青,被李玨給斬了,整個渭河龍宮幾乎半數都隕落在李玨的手中。
首先是為何龍宮丞相,其次就是為何龍宮大太子,以及他帶去的蝦兵蟹將盡數折損在李玨的手中。
敖烈因為此事,曾經在西海龍宮之中大發脾氣,毆打了許多蝦兵蟹將。
脾氣變得更加暴躁,常常喊打喊殺。
雖然修行的更加刻苦,但是一顆心思充滿了仇恨,讓西海龍王十分擔憂。
也常常跟敖烈保證,一定會想辦法幫他報仇。
如今見著面了,他其實更加不想見面,就是不想舊事重提,仇人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