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道:“朕知道有一些從天竺來的和尚在幫助逆賊,沒有想到竟然是昔日朝拜過陣的達摩,也沒有想到他竟然有如此實力!”
李玨道:“他在天足之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修行佛法,恐怕已經有幾百年,在天竺之中,他的身份地位和實力,恐怕不在我們中原的鬼谷子之下。”
嬴政眼神復雜,如此一個人才,當初來投,他竟然視而不見。
李玨似乎知道他心中所想,便道:“陛下不必如此,這些佛門和尚不事生產,只知道掠奪,項氏一族為他們修建了十幾座寺廟,允許他們廣收門徒,承受香火,但是,最后依舊是大難臨頭各自飛。”
“甚至是他們還親手將項氏一族給殺了,如此忘恩負義,只可同富貴,不可共患難之徒,留在身邊也是禍害。”
嬴政點了點頭,深以為然。
如果實力強大之人卻忘恩負義無情無義,那么留在身邊,確實是一個大禍患。
他也幸虧李玨的實力足夠強大,還重情重義,好幾次將大秦力挽狂瀾。
嬴政不止一次想著他雖然豐功偉績,但是這一輩子做的最正確的決定,就是在發現李玨之后,及時的跟他結拜。
韓信李信等人已經將招降的事情吩咐下去,如今也回到嬴政的身邊,每個人都是激動萬分,內心狂喜。
這一場戰爭勝利之后,他們都會得到豐厚的賞賜,名利雙收。
收拾戰場的事情只持續了一天一夜,嬴政帶著文武百官入住江東富庶之地會稽郡。
同時也是派人去吳中和沛縣,大肆搜索項氏一族以及劉邦的親朋好友。
以他的性格是絕對不會輕易的放過這些造反派的親朋好友,必定會誅連九族。
李玨也并未加以阻止,畢竟他也是知道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的道理。
雖然在這一次屠殺之中很多人都是無辜的,但是戰爭就總會有犧牲,他需要保全的是大部分普羅大眾的生命。
所以他一再的勸說,讓嬴政放過江東之地的普通百姓,甚至是讓江東的那些士兵卸甲歸田。
可以給他們登名造冊,如果以后他們再犯事的話就可以按圖索驥,數罪并罰,秋后算賬。
如果他們老老實實的卸甲歸田,就可以讓他們安享晚年,安居樂業。
嬴政現在已經是把李玨奉若神明,自然是千依百順。
而且如今他已經深刻的感受到大秦的百姓正在減少,如果將江東之人都給斬殺的話,打下一片空城又有何用。
而那些跟著項羽造反的普通江東士兵,都是來自江東普通老百姓,他們或者是為了一日三餐,又或者是被人裹挾而造反。
殺了他們,除了能夠泄憤以及讓江東之地對于大秦心懷怨恨和仇恨之外,再無其他作用。
所以嬴政第一時間吩咐手下文臣招榜安民,對外宣布,造反之事是項氏一族所為,其他人只要老老實實回家種田,就可以既往不咎,網開一面。
招攬安民,平定江東所剩無幾的零星反叛,這些都是后話!
而嬴政此時已經開始大擺宴席,犒勞將領,犒賞三軍。
流水席擺了三天三夜,平定百越的趙佗,也是帶著將領前來拜見。
趙佗見到嬴政的時候,內心惶恐不安,不過嬴政接下來的人事安排讓他心中狂喜。
嬴政讓趙佗依舊在百越稱王,不過要把百越變成大秦的藩屬國,趙佗可以在此稱藩王。
大秦是百越的宗主國,趙佗需要每年都派人到咸陽進貢。
趙佗自然是驚喜交加,他還擔心嬴政秋后算賬,卻沒有想到還真的能夠當上一個藩王。
雖然依舊是要供奉大秦為宗主國,但是他在百越地區卻擁有著絕對的權力以及話語權。
趙佗參拜嬴政之后,便是來拜見李玨,因為他知道眼前這個人就是大秦的神明。
趙佗帶著百越的酋長氏族跪在地上,虔誠無比,因為他知道,李玨是大秦的根基和強大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