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玨的目光掃過文武大臣,有不少人,眼神躲閃也有些人坦坦蕩蕩,還有些人目光崇敬。
嬴政微微點頭,隨后開始詢問文武百官是否有奏折。
一些小事早已經交給三公九卿進行處置,只有一些被歸類為重大事件才拿到朝堂之上商量。
而能夠稱之為重大事件的就沒有幾件,相國蒙毅出面主持朝堂大事,也算得體。
蒙毅言語之間還有行動之上,對嬴政恭敬對李玨崇拜,與平時也算是稍有不同。
一些大臣都能夠感受到蒙毅的變化。
當了相國好幾年之后的蒙毅,對于權力更加渴望了,而且看著垂垂老矣的嬴政也是心生懈怠。
不敢說不忠誠,至少沒有以前這么恭敬。
但是李玨回來之后,他的態度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比以前更加恭敬,比以前更加老實。
只因為蒙毅只知道李玨到底有多么可怕,只要李玨還對大秦贏家顧念著香火情,那么他這個相國就別想有異樣的心思。
否則就算是他能夠將嬴政架空,李玨一句話,也能夠要了他全家老小的性命。
所以蒙毅變得更加恭敬,甚至是如履薄冰。
重大事件并不多,平日里需要扯皮,但是李玨在這里能夠給出許多有建設性的建議。
譬如嬴政想要修建一條從南到北的馳道,還有挖通一條溝通南北的大運河,這些東西都是勞民傷財的,群臣自然也是反對。
已經扯皮了好幾個月。
嬴政也都不報奢望,在他有生之年能夠通過這個決議。
但是李玨坐在王位之上,群臣問策,他對嬴政提出來的這些想法和建議,大加贊賞,全力贊成。
文武百官頓時面面相覷,相國蒙毅,也是瞬間傻眼。
然后這一條決議,還沒有任何計策和針對性的解決方法,就已經直接通過。
因為沒有大臣,膽敢反對。
嬴政在皇座之上看到這一幕,心情有些復雜,同時也在想著,是否自己真的已經老到提不動刀了。
他提出這些決議,已經幾個月,文武百官總是百般阻撓,總有各種方法能夠來否決。
但是李玨回來之后坐在這里,一切就已經發生了變化,文武百官不敢反駁。
之前提出來的反對條件,以及各種困難全都消失不見。
嬴政倒不是妒忌李玨,有如此高的威望,而是覺得自己快要老死了,反而變得仁慈,讓這些大臣都膽敢阻礙他的決議幾個月。
嬴政在皇座之上,反而是拿出文武大臣之前阻撓他的所謂困難來發問,讓提出困難的文武大臣都是羞愧難當,同時瑟瑟發抖。
李玨則是一一化解困難。
他笑道:“陛下,你所提出來的,修建馳道,還有挖通大運河,那都是功在千秋利在萬代的偉績。”
“這些東西我們不做,就會讓后代子孫去做,既然如此,為何我們不辛苦勞累一下把它給做完,讓后代子孫能夠騰出手來做更多的事情?”
嬴政眼睛在放光,這個想法跟他不謀而合。
李玨繼續道:“眾位大臣提出來的困難也是實實在在的,但是實際上這些困難都不值一提,因為所謂的勞民傷財都是可以解決的。”
“錢財方面,我會讓胡蔓帶動全國的富豪捐款,以我為例,動用我所有的財富,全力支持陛下這個決議。”
嬴政頓時感激萬分,感動無比。
文武百官則是大喜,這可就是解決了錢財問題,算是最讓他們頭疼的事。
不過隨后他們也反應過來,內心開始暗暗叫苦。
因為李玨說了,要帶動全國的富豪進行捐款,然而世上最富有的人就在這個朝堂之上。
如果換了別人讓他們捐款的話,他們完全可以糊弄過去,但是在李玨這個仙王面前,他們誰敢說謊?
如果捐的少了,可能會被發現,也會被人認為對李玨不恭敬,如果捐的多了,又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