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聲道:“此等絕世妖怪,奪佛門氣應而生,可想而知其窮兇極惡,若是就此離去,乃是棄蒼生于不顧。”
呂洞賓等八仙都懵了。
這么高的覺悟么?
難怪老師會看上他,也難怪老師想要收他為親傳弟子,而我們只是記名弟子而已。
上洞八仙頓時被李玨的氣概所震懾,同時也是對李玨充滿了敬佩。
其他人也聽到了李玨的話語,一些原本以為李玨是打算公報私仇的人,都忍不住懷疑自我。
這么高尚的人難道是來公報私仇的?
那白骨大圣明顯實力強大,遇到這種人,誰都會忍不住掉頭就跑。
而李玨還如此義薄云天,寧愿為了天下蒼生而置自身的安全于不顧。
如果換過人說這一番話,他們反而覺得此人城府極深,矯揉造作。
但是李玨在人間的時候,立下了很好的人設,積攢了很好的口碑。
他還是凡夫俗子之時,就能夠為了大秦百姓安身立命,而與眾仙對抗。
他實力淺薄之時,就膽敢與整個天庭為敵,逆天命而為蒼生。
就因為他才有了如今的大秦盛世。
他所處大秦陣容,為了大秦鞍前馬后,不顧自身的安危,與天下人為敵,與眾仙對抗。
據說他與天庭鬧翻之后,還回到監斬司之中完成了積攢的任務,替監斬司斬殺了幾頭妖怪,解決了天庭的麻煩。
本來,李玨因為孫悟空受到冤屈,而宣布與天庭決裂,他棄之于不顧,直接走人,都沒有人能夠說他的不是。
但是他卻以大局為重,為了不讓那些妖怪逍遙法外,為了天下蒼生,還回到監斬司之中,殺了幾頭妖怪之后才下凡。
這份情懷,這份大意,這份大局觀,古來有幾人能有?
這也是眾多天兵天將在孫悟空來搬救兵的時候,他們樂意幫忙的原因。
否則就算是玉帝下命令,他們也可以陽奉陰違。
更何況他們與孫悟空有仇,他們可以不幫孫悟空,但是要幫李玨,就因為天庭欠了李玨的人情。
也是因為他們敬佩李玨的為人,敢做敢當,義字當頭,大局為重。
先前許多人都懷疑李玨來此就是為了公報私仇,畢竟觀音菩薩聯合文殊,普賢,還有琉璃光明佛在南天門外對李玨下手偷襲。
換了任何一個正常人都會想著反擊。
但是聯想到李玨的所作所為,他此時此刻,以天王的身份幫觀音,對付白骨大圣。
豈不是跟他以人間并肩王的身份,對抗天庭,逆天而行,極其相似?
先前還懷疑李玨用心之人,都是心生慚愧,同時暗暗決定一定要為李玨做好此事。
而那些知道觀音菩薩斬三尸之事的人,一時之間也有些懷疑自我。
畢竟李決乃是后起之秀,他是否知道觀音斬三尸之事,尚未可知。
如果他不知道的話,又來做這件事,就證明他真的是大義凜然,以德報怨。
如果他知道的話,那才是真的公報私仇,借刀殺人。
好在李玨先前的路人緣,以及所作所為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這些人懷疑了片刻之后,都傾向于認為李玨并不知情。
畢竟李玨的年歲擺在那里,他實力雖然強大,但是年紀不大平日里都以修仙為重,對于前程往事了解不深,也是情有可原。
連聞仲哪吒八仙等人都不知道觀音斬三尸之事,他李玨不知情似乎很合理。
不過就算有一些人知道此事,也不敢當眾說出,畢竟觀音菩薩代表了佛門,白骨大圣則是妖界大圣。
自古以來妖佛就代表了兩個不同的陣營,也是正邪不兩立。
佛門好幾次對妖界出手,一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讓佛門名聲大噪。
佛門甚至有金剛菩薩以斬妖除魔為己任,犯下殺生戒。
說一千道一萬,佛門不能與妖界掛鉤。
至少在現在佛門,還沒有在人間打開局面的情況之下,絕對不能讓世人以為,佛門和妖界并沒有什么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