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海峰向徐杰投去感激的眼神,然后看著居民代表說道:“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老舊小區的供暖管網一定會改造,接下來我們會入戶走訪,實地聽取居民的各項訴求,虛心接受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制訂一個可行性方案,作為明年的重點工作計劃,至于眼下,我已讓供熱公司采購循環泵,增加水量,加快流速,提高進出水管的溫度,一定讓大家過好這個冬天。”
“你可不要騙我們!”一位大爺說道。
“對,說到就要做到。”一位大媽說道。
“你不會被調走吧?如果你被調到其他部門,這個方案還算不算數?”另一位大媽擔心的問道。
韓海峰認真的說道:“現場有記者同志在,會議也被全程錄像,我說的話不是代表我自己,而是代表城市管理委員會,所以請大家放一萬個心。”
“對,還有徐記者在呢!”
“……”
接下來是各個部門的負責人發言,一定保證居民供暖。
探討會圓滿結束,居民代表站起來后紛紛將徐杰圍住。
“徐記者,謝謝你。”
“對,如果不是你,我們老舊小區的供暖問題也不會這么受重視。”
“什么時候再去我們小區,大媽給你包頓餃子表示感謝。”
在場的其他人默默的看著這一幕,誰也沒想到這位徐記者在居民心中竟然有如此高的威望。
“你們最應該感謝的應該是城管委的各位領導,如果他們不同意改造,我說的再多也白搭。”徐杰說道。
能夠得到確切的答案,今天也算沒白來,所以功勞,還是讓給其他人吧。
“他們?”一位居民代表看了看韓海峰,“等我們家里溫度上來再說吧。”
“……”
徐杰和同事回到單位,立刻對今天拍下的內容進行編輯,制作完成后上交審批。
王靜敏看到視頻后犯了難,這么重磅的新聞,關乎成千上萬戶居民的生活,肯定是要盡快播出去的。
可是今晚已經確定播放冬至特別節目,而且早早就進行了宣傳,總不能先播新聞再播特別節目吧?
至于明天和后天,是周六周日,沒有《服務民生》播出,也就是說要播只能等到下周一,然而新聞最重要的就是它的時效性,拖了三天,那還能叫新聞嗎?
沒辦法,王靜敏只能找到李東來,把情況說了一遍。
李東來當然也不同意拖,一旦這件事靠其他途徑傳出去,獨家采訪豈不是白做了?要知道整件事可是在他的領導下才會有這樣的結果。
他帶著視頻找到總編室,總編室看過之后,認為這是關乎民生的重要新聞,必須盡快讓全市市民知道,經過決定,此條新聞放到衛視頻道的晚間新聞中播放。
于是,徐杰第一次登上京城衛視的晚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