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傳閱了一番這封信的在座一眾大人卻無一人面上有任何異色。
待到信重新回到王散手中時,王散笑著看向眾人,說道:“諸位怎么看?”
怎么看?
在座的一眾大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對視了一番,眼神一陣交錯之后,有人笑著開口了:“大周盛世和平,哪來的反賊?”
王散笑而不語,依舊看向座下的眾人。
這表情……看樣子是要他們繼續說了。
又有人看了一番周圍眾人,笑著開口道:“今上可是戰場上得來的天下,論手頭真章,這天底下有幾個人對付得了今上的?便是當真有人異想天開,也成不了氣候!”
在座的皆是浸淫官場多年的老人了。年輕時或許有意氣奮發的時候,可此時的他們,代表的可不止是自己,還有身后的家族。
真要打仗,對他們這些人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
這也是為何前朝動亂,他們一直在左右騎墻,直到最后關頭方才倒戈的緣由。
便是如今坐在位子上的天子也不是不知曉他們心里頭的彎彎繞繞,可治理天下需要他們這些文臣,離不得他們。
更何況,人的忠心不是一成不變的,打天下時忠心不二,待到治理天下,位極人臣時未必還能忠心不二了。
坐到那個位子上成為天子,趙家大郎這個人與天子這兩個字融合之后,趙家大郎就不再是那個趙家大郎,更是天子了。是忠心趙家大郎還是忠心天子似乎也沒那么重要了。
他們這些文臣忠心的自始至終都是天子,與是什么人坐上那個位子無關,所以,也一貫是最穩妥的一批人。
穩妥之人自然不喜歡變數。
反賊也好、兵馬也罷都是巨大的變數,他們并不喜歡。
“陛下是忠厚仁德之君!”王散鬢發蒼白,眼睛卻是十分銳利,他朝著皇城的方向抬手一禮,笑道,“不似前朝暴君,倒臺是眾望所歸。”
王散的意思并不難猜,他們這些老牌世族首要考慮的皆是家族的利益,個人的喜好在家族面前并不重要。
要穩妥家族自然不希望此時鬧將起來。
楊衍豈會不知道自己如此的要求,莊浩然必然不敢獨自做主,會來信詢問他的意見?楊衍自然是知道的,也知道被他們知曉也無妨,因為他們不會插手,甚至還會加以掩蓋此事。
“莊家小子確實謹慎了點,卻不是什么壞事。”王散笑著拍了拍掌下的信件,含笑說道,“查便查唄!我們能知曉事情的進展也好。”
不插手,卻能知曉事情的進展,于他們而言,自然能早做應對。